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国之大事——汉字的稳定与一统
2013-10-21 09:00:27
作者:黄育华、温如昌、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近几年来汉字的繁、简之争,时有激切攻防,各有理据,亦各有偏锋。不论是挺简派,还是挺繁派,多是就字论字,视野狭窄。既无对汉字既往历史的理性总结,也少见促进汉字走向世界的理性思考。汉字曾有过长时期的独有辉煌,形成以汉字为载体的东方文化圈。我们今天研究汉字,讨论繁、简得失,目的应该只有一个:确保汉字的稳定与一统,尽快复兴盛世汉字之声威,助力“中国梦”践行得更加辉煌!

    (一)

    以形表义的汉字来源于原始图画,历代华夏先贤将图画一步步瘦化和线条化,才成为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就都是这样来的。如果再将多弧线的小篆拉直,变为横、竖、撇、点、捺,也就是笔画化,便成了隶书和楷书,这就成了便于书写的方块汉字。

    汉字学上有两律,一曰“简约律”,一曰“区别律”。原始文字的瘦化、线条化和笔画化,以及后世出现的简体字、俗字和手头字,都是为了书写易约。但成千上万的汉字,如果一味简约,很多字必难区别,“己”“已”“巳”,“戎”“戌”“戍”等形近字,区别度很低,中国人死记,外国人难辨,应该说这是简约律用过了头。为了区别,就要在形体过简的字上加义符,甚至声符,这就是“区别律”。西周以前称铜为“金”,起始就画两块铜饼表示“金”字。“金”字下部的两点,就是这样来的。但它很难与土块、石块或其它硬块相区别。周人根据五行“土生金”之说,又下加“土”字。“金”字下部所从之“土”,即由此而来。同时上部又加“今”字做声符,繁化作“金”,使此字成了有形、有义又有声的智能化文字,“区别律”其实就是繁化,“金”字是“区别律”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汉字形体的演变发展,是用简化和繁化两条腿走路的。所以挺简、挺繁都要有个度。解放后曾设想通过五次简化将常用字和通字都简到十画以内。果真如此,将使汉字的使用与传播造成极大混乱。1956年大陆简化的1700多个汉字虽经过六十年传播,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都不认可,1977年公布的第二批简化字,旋即取消,就证明汉字经过五、六千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需要稳定,她不能总简,更不能搞运动过简化。但倘若一味以繁为是,愈古愈好,那么今天就只能使用图画字或者篆书了。如此汉字则无法上网,更无法“敲字如飞”,就只好被信息化时代所淘汰,“中国梦”也就成了泡影。所以“挺简派”和“挺繁派”,起码都是不甚理智的。

    拥简派还说,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此说亦谬。汉字简化是人为的结果,而非规律本身。日本至今使用的汉字,也有简化字,但形体不同,例如“發”字,我们简化作“发”,而日本则简化作“発”。如果是规律,二者本应相同,如果简化是规律,那么许多汉字所走的繁化路,就无法解释。

    (二)

    根据我们的研究心得,汉字的发展可粗分三期。从商代中叶到秦代,时间大约一千挂零年,是汉字形体巨变期,由甲骨文而金文,由金文而大篆,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书,迅速形成便于书写的方块字。从汉初到清末,时间两千二百余年,是汉字形体的超强稳定期,为世界一切文字所罕见。虽有隶、楷之别,但二者只有形态稍异,笔画结构是一样的。“楷”是端正、楷模的意思,字体端庄方正,笔画匀称,故至今仍是汉字主要的通用字体。从清末到1956年,时间大约半个世纪,是所谓“汉字革命”时期,大陆地区从此进入简化字时代。

    如今的繁、简之争虽然热闹,但都忽略掉一个大问题,即“汉字革命”或称“汉字改革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怎样的思想认识下产生的?直接地说吧,“汉字革命”和“汉字改革运动”,都是在中华民族失去文化自信后的产物。《汉字简化总表》和《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一革命和运动的最大成果。

    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首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欧美列强接踵跟进。毛泽东诞生次年的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又完败日本,先后签订了 《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爱晖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几千年唯我独尊的上朝天国,一下子跌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惨景,积贫积弱,国将不国。中华民族顿时从几千年的文化自信沦落为严重的文化自卑甚至文化自污,认为万事不如人,许多中华精英便积极探索民族自救之策。搞实业救国者,便发起“洋务运动”,开矿山,修铁路,办工厂;搞文化救国者,便发起新文化运动,其中之一便是“汉字革命”,设想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革命”者,革除其命之谓也。被称为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先生曾说出了“汉字不死,民族必亡”的狠话。但是,用拼音文字取代以形表义的汉字,是根本行不通的死路,于是便推行简化字运动。原本设想将全部常用字或通用字简化,作为实现拼音化的过渡期文字。这一思想直至建国后依然如此。

    简化字的“临时工”性质,最显著的弊端,是在全中国大一统以前,只能在大陆地区推行,这就破坏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港、澳、台和华侨,依然使用传统繁体字,只有大陆实行简化字。即使简化字利大于弊,起码也实施早了点。时至今日,它甚至成了全国统一的一个事前没有想到的思想文化障碍。一位台湾文化人说:“亲人无见还是‘親’吗?爱字无心能叫真‘愛’吗?恢复繁体‘親’字、‘愛’字,比唱《常回家看看》还有意义。”

    (三)

    如何认识汉字的功能与性质,是讨论繁简另一个重要问题。不明确这一认识,挺繁挺简都将失之无据。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这大约是全世界通用的文字定义。不仅我们的语文教师课堂上这样讲,很多专家在其文字学著作中也持此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声疾呼简化汉字的领军人物钱玄同,1922年,他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笔画案》,说:“文字本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以适用与否为优劣之标准,笔画多的难写,费时间,当然是不适用的。笔画少的,容易写,省时间,当然是适用的。”

    我们承认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如果从更高更深的层次去认识汉字,你就会豁然开朗,汉字不仅仅是书写工具。历史学家说:汉字是华夏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汉字研究又开辟一个新领域,叫“汉字文化学”。历史学家用汉字解读古代历史,文字学家用汉字探求先民文化,都已取得丰硕成果。我们也曾学着用汉字考古,写过一篇《坐休两重天》短文。西周曾盛行大规模农奴耦耕制度,动辄成千上万农奴在方圆几十里农田劳作。如此众多农奴劳作,必有一批奴隶主的打手作监工,他们只监视,只督耕,农奴犯事则行刑罚。他们不劳作,选在树荫下享清闲,故“休”字作人在树下休息之形。这些人高高在上,有如夏衍写的监工头,故“休”字引申有享福、美好之意。“天休”、“美休”是先秦典籍常见的颂扬词,即来源于此。为监视农奴劳作,实行二人共用一耒制度,史称“耦耕”。耦耕的农奴们休息时二人便只能坐在土上,故“坐”字是二人坐土上形。二人共一耒,一人犯事,二人受刑罚,故引申为旧时“连坐制”用字。如果将“坐”“休”二字拍成电影,就是西周诗篇《噫嘻》所写“维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的大规模农奴春耕纪录片了。“十千维耦”就是两万农奴在耦耕,方圆三十里,场面十分宏大。不用说,拼音文字是无此功能的。

    我国运动员出国参赛,字幕和背心上皆用拼音打出其姓名。我们由此忽地悟出汉字的浓浓诗意和巨大优越性。例如岳飞字鹏举,名与字互补,表现了英雄少年像鲲鹏一样,不飞则已,飞则冲天的人生壮志。如果只用拼音写出,那就只有读音,将壮志、诗情和英雄形象都灭尽了。拼音文字何能望其项背?

    既然享寿五千年的汉字是储藏华夏历史与文化的富矿,所以对汉字的简化就当格外慎重,不能为了少写几笔,将其历史文化价值毁掉。每当看到这样的汉字被简化,在我们心目中就像打碎一件传世文物,或拆毁一处名人故居,淹灭历史,悔之莫及。例如将“優”字简化作“优”,就毁灭了我们先贤圣哲万古长青的造字理念和人生哲理。“憂”是“忧”的繁体,凡兴家治国,经天纬地者,无不先“憂”而后“優”,故“優”字从“人”从“憂”。进入市场经济竞争剧烈时代,人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更进一步证明了“優”字所涵哲理的永世真理和普世价值,而今为省几笔,草草简化作“优”,得不偿失,莫此为大。且“尤”字始见于甲骨文,是赘肬之“肬”的古字,引申有过失义,故处罚布告结尾常有“以儆效尤”之句。如果用六书解说,“优”乃有过失之人,救过尚不及,何能“優秀”呢?这从根本上颠覆了汉字传承千古的造字理念。

    所谓简化和繁化,其实就是对汉字的改进或改良,而改良是万事进化,以求尽善尽美的永世法则。《简化字总表》中,有不少字就简化得很理智,很高明,我们不仅欣赏,而且赞叹有加。例如“尘”字,大篆作三个品字形“鹿”上有双“土”以会群鹿奔驰、尘土飞扬之意,小篆简化为三个品字形“鹿”下有一“土”,隶变又省去双鹿,简化作“塵”,今简化作“尘”,“小”“土”不就是“尘”吗?笔画虽少,却见形知义,可称上乘佳构。再如现代群众创制的简化字“灭”,不仅是原体“滅”字中的一部分,笔画减省八画。旧时用煤炉烧饭,夜晚封火忘了捅眼,第二天就灭了。“灭”字“火”上一横,犹封火忘了捅眼,一见其字就音义全出,不禁会心一笑。我们想,如果宣传推广得法,将这样聪明的简化字推向世界,便于书写,又区划分明,洋人也会称赞有加,乐意接受的,有助于汉字走向世界。

    (四)

    “汉字革命”和“汉字简化运动”,都发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丧失之后,起初想以拼音文字取代国宝汉字,但现实已经证明,不仅此路不通,而且买椟还珠,弄巧成拙。于是便在半个世纪里,前仆后继推进汉字简化运动。第一个提出使用简化字的是清末大学者陆费逵,1909年他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所谓“俗体字”,就是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打响了汉字简化运动的第一声春雷。同年劳乃宣、汪荣宝等人在北京发起并成立“简字研究会”,是为我国第一家研究简化字的学术团体。1923年钱玄同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发表《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是为我国第一个简化汉字提案。1935年8月21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简体字表》,收字324个,遭到时任政府考试院长戴季陶的反对,曾下跪蒋介石“为汉字请命”,次年2月蒋便下令教育部“不必推行”。这是第一个由政府公布而又夭折的简化字表。而真正由政府牵头,由国家推行汉字简化运动的,是1956年《简化字方案》实施。过去说:“简化汉字是顺天应人的,它合乎表意汉字发展的规律”(见王凤阳《汉字学》)。现在回头检视,似乎并非完全如此。

    1954年12月,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原来的想法是把通用汉字分批次全部简化。王凤阳的《汉字学》说:“如果每批简化汉字公布推行的时间的间隔是20――25年,那么汉字的简化工作要80――100年才能完成,换句话说,汉字简化工作要绵延三至四代的时间”(见该书643页)。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简化字,没等推行旋即取消。至今六十多年了,仍不见新一批简化字出世。从国家到学者,似乎都不再关注新简化字的进展了。这起码说明,汉字简化已失去紧迫性,甚至必要性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红后代相聚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组图)
·下一篇:特稿:陈赓大将诞辰11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特稿: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老区何家冲(图)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书法作品(组图)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永远的老兵
·特稿:《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刘少奇》全国巡回展齐齐哈尔站开展仪式新闻通稿(组
·特稿:上党战役回眸
·特稿:《周恩来风采》摄影展览开展暨刘少奇瓷盘像捐赠仪式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举行
·特稿:长沙市市委宣传部来馆举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