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活动 >> 红色研学
上海市静安区红色研学地图(青少年版)发布
2025-02-24 16:08:52
来源: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2月17日上午,上海市静安区红色研学地图(青少年版)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举行的“开学第一课”上正式发布。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出席活动。

    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区域内红色资源底蕴深厚、数量众多、特色鲜明,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和传承。此次发布的红色研学地图(青少年版),以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策划、上海市测绘院编制的上海市静安区红色旧(遗)址示意图为基础,用充满童趣的图释与表达,将106处红色旧址、遗址跃然纸上,并重点标注了10处红色场馆和2处历史陈列展,为孩子们开展红色研学提供生动规划与指引。

    绘制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红色研学地图,是落实将红色文化根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灵,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对青少年而言,利用红色研学地图,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沉浸式体验,学生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感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拼搏奋斗精神,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2025年的春季开学日,静安全区96所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中都凸显了红色文化元素,其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有100个,覆盖青少年学生8.4万余人。静安区在发挥好红色资源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推出《静安区关于开展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利用学校和社会双向奔赴的效应,用好静安106处宝贵的红色资源,将红色场馆打造成沉浸式的思政课“教室”,将文物史料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思政课“教材”,培养具有红色文化专业素养的思政课“教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推动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和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高水平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遵义红色研培唱响时代主旋律
·下一篇:无
·纪念馆里过元宵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共赴盛世团圆”红色研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学生参加红色研学之旅
·李健:金寨县志成中学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组图)
·特稿:金寨县志成中学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组图)
·长沙市恒雅高级中学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
·以红色研学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截至12月10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共接待学生72900余人次
·“我的韶山行”让红色研学走心入心
·以红色研学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韶山火车站:红色研学专列的“红色引擎”
中国研学旅行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研学旅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