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活动 >> 红色研学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遵义红色研培唱响时代主旋律
2025-02-19 11:42:41
来源:《贵州文旅》杂志
作者:李政林 王其伦 孟锦群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为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红城遵义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引导全市上下深学细悟笃行,筑牢共同思想基础,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黔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红色是遵义的鲜明底色。在遵义,红色文化就是“传家宝”,被一代又一代遵义人继承发扬。

红色文化团建活动 遵义市文化旅游局供图

    红色研学:弘扬长征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遵义始终坚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风正气,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业态留住人,不断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红色研学是遵义重要的旅游产品之一。遵义围绕30余个长征文化实施红色旅游项目,建设了娄山关红色旅游区、苟坝红色旅游产业创新区、余庆强渡乌江战斗遗址、1935红色旅游综合体等项目;打造“红色廊带”,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涵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个,已形成全市87个教育基地全覆盖的红色教育矩阵。

    围绕遵义会议历史场景,有效结合当下思潮热点,以年轻化审美进行全方位焕新,使红色文创成为特色鲜明、独一无二的超级文化符号,打造精品剧目——《伟大转折》等。运用巨幕油画、战场硝烟、红歌水舞、环绕音效等技术再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

    开发精品课程,将“团建活动、体验教学、现场教学、红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形成特色教学体系。

    红色思政:深耕红色沃土 培育“红心”青年

    近年来,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体局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全力推动传承红色基因与落实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强化各学段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教学教研、实践育人、师资培养等举措构筑思政教育共同体,着力构建遵义“红色思政大课堂”育人格局,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落实落地落细。

    遵义市将红色基因厚植于研学实践育人,形成研学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开辟了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的中小学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新路,构筑了“1+N”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集群,其中国家级基地(营地)7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

    在遵义师范学院,“深耕红色沃土 助力培育新时代‘红心’青年”是重点工作之一。遵义师范学院关工委把遵义红色文化、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作为教育引导、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根基,充分利用遵义有红色文化底蕴、老百姓有红色文化情怀、青少年有红色文化认同的优势,充分发挥“五老”红色文化育人的学术优势、经验优势,培育新时代“红心”青年。

长征干部学院 罗星汉 摄

    红色培训: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干部教育

    遵义市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分领域、分类别梯次打造80余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先后建成贵州遵义干部学院和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形成以两所干部学院为龙头、14家县级党校为骨干、若干现场教学基地和现场教学点为支撑的“2+14+N”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以“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为抓手,以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斗、苟坝会议等为重点,围绕“生死攸关命运转折”“出奇制胜突出重围”“革命精神集中孕育”“民主团结维护大局”等主题,开发打造“转战贵州”“伟大转折”“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8条广受学员好评的精品现场教学路线和69门现场教学课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韶山火车站:红色研学专列的“红色引擎”
·下一篇:无
·韶山红色研培游市场火爆(图)
中国研学旅行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研学旅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