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长征》第4集中出现的石峰村全景)(视频截图)

89岁的石峰村村民管辉彩在《永远的长征》第4集介绍红军抗日标语(视频截图)

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老师讲述石峰村采风时的感受(视频截图)

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老师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教唱《红军抗日歌》(视频截图)

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文作者唐双宁先生说“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更广义上讲,是长征的一部分” (视频截图)

播音员根据解说词播报:后来经党史专家细心比对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后开始发布《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视频截图)

《永远的长征》片尾字幕显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是出品人,副主任高永中是总监制(视频截图)

《永远的长征》片尾字幕显示,协助拍摄单位为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视频截图)

《永远的长征》片尾字幕显示,出品:中央党史研究室 (视频截图)

中央电视台《永远的长征》摄制组总编导徐海鹰(左)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采访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际音乐老师王福利(黄光棉 摄影)

中央电视台《永远的长征》摄制组总编导徐海鹰(左2)与石峰村89岁老人管辉彩及其女儿、女婿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

石峰村89岁的老人管辉彩在讲述红军的故事(黄光棉 摄影)

2016年6月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中央电视台组成的《永远的长征》摄制组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采访时,与永安市有关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
2016年的全国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活动,福建永安,真正赢得了一张世界级的红色名片。请看来自央视8集历史记录片《永远的长征》中的报道。
2016年10月23日,一则让永安市民间党史爱好者盼望已久的喜讯通过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前锋视线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传遍了神州大地。该片第4集《坚忍不拔》在2分59秒处开始这样介绍石峰村“1934年7月15日,红七军团7000多人的队伍,来到这个由900多年历史的的村庄(字幕: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宣传抗日的标语”,在查看红军标语后,主持人说“后来,经过党史专家细心比对发现,石峰正是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后开始发布《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的地方”。
该节目还播出了永安市教室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回忆到石峰村采风时发现当地村民所唱的《红军抗日歌》的风格与当地民歌的风格不一样,并且由王福利老师现场教唱了《红军抗日歌》。
《永远的长征》片尾显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是该记录片的出品人,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是该记录片的总监制。
更让永安红色文化志愿者们兴奋的是,在王福利老师教唱《红军抗日歌》之后,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红旗文摘》媒体等发布的《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文作者唐双宁先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中说“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应该说是从更广义上讲,是长征的一部分”。 唐双宁在论文中把北上抗日先遣队作为第一支以北上抗日为目标的长征队伍来介绍;安孝义也称北上抗日先遣队是长征第一军(2016年2月、4月和6月,笔者在给习总书记寄去的信件和光盘中多次提到唐双宁,并将其论文下载后装在光盘里一并寄去)。
听到这一消息,永安市民间党史爱好者安孝义、永安市教室进修学校高级音乐教师王福利、永安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公关部主任蓝金明和永安市民杨德兴等都非常的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