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画乡,位于漳平的西北部,是全国五十一个画乡中唯一的乡镇级别。早在北宋时期,新桥民间就盛行习书作画了。新桥人的书画技巧是通过家族流传、私塾的教授以及邻里之间的互相学习,不断提升、延传下来的。每逢新春佳节,新桥人都会开展写字绘画等技艺擂台赛。因此,一九八九年被中国文化部命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漳平新桥画乡,作品汲取了当地的剪纸、木刻、刺绣、石雕等传统艺术精华,散发着田野浓郁特有的泥土芳香,形成新桥画特有的风格和韵味。现在农民画家的经济意识也很强,先后有四百多人闯进上海、深圳、厦门、海口等城市,开画店、搞设计、做装潢,用自己的巧手创造财富。他们的作品雅俗共赏,可以说是走出山门、走向全国、奔向世界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新桥人累计创作作品近万件,其中,有十四件作品在全国画乡第一、第二届邀请展中入选,并且有一、二、三等奖获得者。特别是在“首届中国农民书画展”中,新桥的作品有三幅获得了优胜奖,四幅被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粹》,还有三十多幅作品被推荐到英国、美国、丹麦,乃至联合国组织去展览。目前,农民画业余创作者已自发成立了“新桥农民书画协会”、“新桥民间绘画院”。 漳平又是中国茗茶乡,从元代开始种植茶叶,到明清时期已有相当规模,并有了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清光绪年间,水仙茶就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一九九五年以来,漳平水仙茶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茶叶博览会上得过金奖、银奖,获“中国名优茶”称号,还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和陈列展示。 象湖、官田等乡镇与铁观音的原产地安溪毗邻,通过文化交流和制茶技术的分享,大面积种植铁观音,生产出足以和安溪铁观音媲美的“官田铁冠”“德安铁观音”。目前,铁观音的种植面积近三万亩。尤其是南洋、双洋的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厚重的茶文化,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创。漳平水仙茶饼原产地是漳平市双洋镇的中村和南洋乡,后来发展到漳平市各地。现有水仙茶叶种植总面积近五万亩,常年产量二千五百吨以上。近年来,南洋乡、双洋镇充分利用山坡地种植水仙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漳平名副其实的“茶乡”。正是:
花园秀色永福居,画展新桥翰墨迹。 绿水仙茶多美妙,徐霞客览九鹏溪。 千年毓塔宁洋景,万载奇和洞祖籍。 五谷丰香寮靓丽,三乡揽胜古云集。 漳平,魅力凸显,她蒸蒸日上,蓬勃着生机;百业俱兴,万马在奔腾。漳平,山川富饶,风景秀丽,不愧是八闽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那考古震撼的奇和古洞、香寮古村、双洋古镇,让人大开眼界;远近闻名的永福花乡、新桥画乡、南洋茶乡更是一饱眼福。目睹漳平一派繁荣昌盛、生机蓬勃的景象,聆听着扣人心弦的律诗,令人神怡。漳平,将以新的姿态,加快持续发展的步履,铸就新辉煌,再展新蓝图。
注:诗歌中的三乡是指漳平的永福花乡、新桥画乡、南洋双洋(宁洋)茶乡;三古是指漳平的奇和古洞、香寮古村、双洋(宁洋)古镇;唐是指唐朝;王是指王景弘;郑是指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