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之江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和中红网浙江红网编辑部、《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研中心、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专委会联合推出的“红色课堂”今在中国数字教育港先导区正式启用。
中国数字教育港是全国教育装备与数字教育內容(教材)的集散地,近年又与杭州市数字经济高地余杭区联手,规划755亩土地,打造集科研、创新、研学、研发、数字生产与交易的数字教育高地。为迎接建国75周年,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联合中红网浙江红网和《党建》画院“党建好故事”创研中心、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专委会共同举办“红色课堂”。
“红色课堂”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和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分为线上线下两大部分: 线下,在数字教育港设立有形课堂,用红色试点教材抓样板,接纳全国中小学师生研学与培训;线上,将成熟的教材或课余內容推广至广大中小学,丰富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从小接触中华优秀文化,科学知识和红色记忆,从而接受正能量,传承红色血脉。
“红色课堂”率先推出的是总长200分钟的40集短视频《院士风采》,记录了40位科学家(院士)生平事迹和故事,是配合国家教育部与科技部推出的“百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视频教材。这部纪录片文稿部分是由邵肖梅女士完成的,她在《绍兴日报》从事科技报道20多年,采访了几十位两院院士,积累了大量资料。退休后她将毕生的资料编写成40集短剧。她的儿子、曾在大厂从事视频后期制作的潘天依将母亲的文稿用短视频形式表现出来。她们母子这种正能量的传承,感动了在场听课的所有人。《院士风采》系列短视频己列入浙江省教育厅向133所试点学校推广的白名单。
在启用仪式上,与会人员观看部分纪录片后提出,纪录片在内容上要以青少年的视角切入,用故事形式突出科学家的重大成就与对世界的主要贡献,以及他们成长的经历和特点,引导青少年从崇拜明星转为崇拜科学家,从小树立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或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