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一群学生为纪念“12·9”运动,来到了乐清磐石镇重石村,这里曾经是侵华日军司令部的所在。当地72岁的老人吴存金负责接待学生们,他是63年前这场浩劫的亲历者。除了给学生们讲解当年侵略者的暴行,吴存金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在当地建一所抗战纪念馆。
63年前的真实历史
每次讲解那段历史,吴存金老人总会把大家带到村里的千年古庙里。老人说:“63年前,日本侵略者霸占了它,当作他们的弹药库。”
1944年的一天,日军第60师团、55旅闯进了重石村。进村后,日本兵在村里烧杀抢掠,强逼村民全部外迁。老人回忆说:“当时我们没办法,有家不能归,有路不敢走,只好躲到山里去。晚上,连坟坑里都睡满了人。”后来,吴存金的哥哥被日本兵抓去烧饭,因为年纪小力气不够,被打得满头是血。侵略者先后三次对磐石镇进行了扫荡,吴存金一家流离失所,最后祖母也病死他乡。
老人花了半辈子精力,收集和整理许多当年日军侵略的照片和材料,将它们一一做成宣传板,只要有人让他介绍村子的历史,吴存金都会带着这些宣传板,重拾往事。“日本人在我们村里修建工事,不仅霸占了整个村庄,逼迫村民全部外迁,还用抓劳力、投放鼠疫等方法,残杀了不少村民,这些图片就是他们恶行的证据。”老人说,当年日本侵略者进村时,他七八岁,至今还记得全家人被逼外迁的情景。
63年后的遗址废墟
现在,在乐清磐石镇里,像吴存金这样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不超过10人,为了把这段血的历史告诉后人,磐石镇有关部门将吴存金老人等数名战争亲历者召集起来,讨论怎样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警示后人。
最后,大家决定上古庙后的“烂塌岩”,沿着当年日军进山的路径,寻找当年日军留下的防空洞、电台等遗址。“63年前,日军在这里突击修建了一条3米多宽的公路,他们的军车、武器都直接运到山上,山上还有无线电台……”老人一路介绍,一路艰难地前行。
同行的磐石镇纪委书记洪蛮告诉大家,听镇里的老人讲,日本兵在“烂塌岩”建了无线电台,好随时发送情报,山顶也曾驻有日本重兵,随时窥探着瓯江沿岸的动静。由于近十几年来,这段山路几乎没人走动,柴草已经淹没了原先的山路,大家只好几步一小歇,不敢大意。
翻山越岭近4个多小时后,大家终于在磐石镇海拔350多米高的“烂塌岩”上,发现了一条埋没在草丛中长约五六十米、基本保存完好的日军工事。
时过境迁。63年后,面对眼前荒芜破败的景象,吴存金老人说,有些事是印在脑子里,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
想建抗战纪念馆
重石村的孩子们都管吴存金老人叫“抗日老爷爷”。据悉,老人经常会带着自己搜集和制作的宣传板,给孩子们义务宣讲抗日的故事。就在不久前,他曾给磐石镇200多名小学生上过爱国主义教育课。
“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当年侵略者闯进我们村子时,我亲眼看着他们烧杀抢掠。所以这30多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好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证据。”吴存金老人说,他家还收藏着当年日本兵使用过的刺刀、子弹和皮靴,都是日军残害家乡父老的铁证。
“退休前我是一名教师,搞了一辈子的教育。如今退休了,我还想给学生们多上几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老人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在磐石镇建造一所抗日纪念馆,把自己毕生搜集的抗战资料悉数陈列,好警示后人;第二个心愿就是把磐石镇建成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磐石镇政府工作人员口中记者得知,吴存金老人想建抗战纪念馆的心愿由来已久,但是建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老人的这个心愿一直搁置到今。不过,这名工作人员表示,镇里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吴存金老人完成心愿,把他所收集的抗日战争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