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6日,是毛主席视察宁波城50周年。记得在“红海洋”的年代,全国人民纵情高唱:“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当时尚是天真烂漫少年的我就想,毛主席来过宁波吗?歌意其实是泛指毛主席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奔走大江南北,足迹遍及祖国的大多数地方。
几十年后我才知道,毛主席是真的到过宁波,而且停留了一天一夜。因当年保密的原因,没有公开报道,至今大多数宁波人都闻所未闻。揭开尘封半个世纪的珍闻,深情追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宁波关注与赞誉,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和宁波渊源颇深
毛主席曾经说过,浙江是他的第二故乡,这确言符其实。1921年8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嘉兴参加中共一大,南湖红船从此乘风破浪,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世28年,先后有17个年份45次来浙江,停留时间总计达一千多天,是解放后除北京以外,居住时间最多的省份。主席同时与宁波城市也有着不解之缘。
早在1902年,9岁的毛泽东在韶山南岸私塾启蒙,第一本读的书是鄞州人(时为鄞县)王应麟著的《三字经》,从此开启了他一生挚爱读书之门。
1926年10月25日,毛泽东以“润之”署名,在《向导》杂志上发表了《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文章分析了宁波慈溪等地农民的状况,认为“江浙农民所受的痛苦不亚于其他地方,因此江浙农民的反抗运动,实与其他省有着同样的重要”。1941年2月1日,针对抗日战争严峻的形势,毛主席电告刘少奇、陈毅:“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
1944年,抗战即将胜利,为预防美军在杭州湾登陆,毛主席电令新四军:“请你们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与宁波商人颇有交往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1945年9月17日,下午在桂园举行茶会,招待产业界人士,其中有宁波帮企业家刘鸿生、胡西园等,毛主席赞扬他们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所作的贡献。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6月23日,包括盛丕华、蒉延芳、包达三、张炯伯等宁波帮著名人士在内的上海各界代表11人到南京请愿反对内战,在南京下关遭到当局军警迫害,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对此十分关切,指示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向他们慰问。
1949年3月25日,在中共组织安排下,盛丕华、盛康年父子和包达三等到北平南苑机场参加中共领导人检阅解放军的仪式。后毛泽东专门设宴招待盛丕华等人。
4月15日,毛泽东又专门约见盛丕华、包达三、张炯伯等,希望他们为解放上海贡献力量。与宁波帮著名人士的频繁交往,使毛泽东对宁波帮在中国经济界的实力与社会地位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作用十分关注。
首次提出宁波帮概念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5月6日,毛主席亲手起草给南下大军的电令,其中第五条说:“谭(启龙)、王(建安)、吉(洛,即姬鹏飞)集团在杭州地区休息数日后,应派一个军至两个军迅速向东,占领杭州、宁波及该线以南之奉化、嵊县、新昌、诸暨、义乌等县,然后展开工作。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拉住这些资本家在上海和我们合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第290页)这是第一次提出“宁波帮”的概念,后来小平同志1984年8月1日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正是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的“宁波帮”思想。
毛主席当时提出保护“宁波帮”,为了解放上海和宁波,小平同志后来提出动员“宁波帮”,发展宁波。由于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高度信任,盛丕华、张炯伯、包达三等宁波帮人士参与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并担任了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政府领导人。1949年10月1日,盛丕华、包达三、张炯伯等应邀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对宁波发展颇为关注
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杭州主持重编《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亲自为宁波市慈溪县五洞闸高级合作社经验作了重要批示:“看完这一篇,使人高兴。希望大家细心一读,希望一切成熟了的初级社,将这一篇向社员们宣读一遍,并且加以讨论,以便他们高兴地并社升级。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五洞闸所在的这个乡——慈溪县岐山乡有百分之九十二农户加入了八个高级社,谁说高级社那么难办呢?”
1971年,为了纪念毛主席批示15周年,当地人们把这段文字刻在了纪念碑上,如今慈溪市观海卫镇五洞闸村的毛主席批示纪念碑,已被列为历史文物。1957年,毛主席在杭州详细听取了浙江省交通建设规划,在察看全省公路建设规划图时,他看到宁波象山半岛没有列入公路建设规划,当即拿起红笔,在宁海至象山一段重重地划上了一条红线,并对在旁的省领导说,把这里也连接上吧。
在毛主席的亲自关心下,1958年11月7日,宁海至象山的公路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象山不通公路的历史。1963年5月9日,毛主席为宁波宁海县越溪大队党支部书记应四官等《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写了批语,指出:“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使我们的党进一步成为更加光荣、更加伟大、更加正确的党,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第29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
穿红帮裁缝做的中山装
毛主席一生喜欢穿中山装,而解放后,毛主席的中山装一直由宁波红帮裁缝制作,被国内外誉为“毛式”制服,至今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主席画像上的中山装就是宁波人制作的。
1976年9月9日主席逝世,中央办公厅即指定宁波服装师为毛主席遗体目测制作最后一套中山装。
前些年,我的忘年之交、跟随毛主席17年的机要秘书高智同志来访宁波,我特地陪他去宁波服装博物馆参观。当他看到关于为毛主席制作衣服的陈列图片时,兴奋地指着著名红帮裁缝王才运照片说,对,当年就是这个师傅,脸上有麻子的,那一次,我陪主席去红都服装店量体裁衣,他为主席和我用同样颜色的布料,各做了一套银灰色中山装,就是主席“八大”穿的那一套。
我当时感叹说,可惜馆里至今没有征集到一套主席的服装。高老当即说,要不把我那套先送来。不久,他郑重地托人专程将与毛主席一样的一套中山装送给了宁波服装博物馆。
到宁波农村调查研究
1960年3月初,毛主席在广州审定《毛泽东选集》第4卷,3月9日,审定工作结束第二天,他决定离开广州,乘专列驶经湖南衡阳、株洲,经江西,转程到浙江金华、宁波、杭州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沿途召开华东地区省委书记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发展问题。
此时,全国正处于三年暂时困难最严重时期,也是宁波解放以来最艰难的一年。毛主席决定视察宁波农村情况,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在庄桥站东北首分岔到军用机场,中间的压赛堰一段机场专用线上设一个临时车站。1960年3月15日晚8时,主席的列车进入临时车站,华东地区省委书记会议正在进行中。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震林、李井泉、柯庆施和华东地区各省省委书记曾希圣、江渭清、叶飞、杨尚奎、江华及浙江省委副书记霍士廉、林乎加等同志。
会议讨论农业发展问题、城乡公共食堂普遍化问题、城市人民公社普遍化问题、农村人民公社中“一平二调”的问题、工业问题、交通系统、教育问题等等十五个方面,全面反映了毛泽东这一时期对全国的总体部署和指导思想,对解决三年暂时困难问题,振兴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党的历史上被称为“宁波会议”。
挤出时间“看看宁波市容”
经省委同意,宁波地、市委安排了到镇海骆驼桥附近靠近公路的一个生产队等了解农业生产、察看春花作物生长情况、到几家工厂了解生产情况的日程。但16日下午,会议结束,接中央办公厅和外交部电告,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来华访问,到达杭州,要毛主席会见尼泊尔贵宾。因时间仓促,计划临时调整,取消了到农村、工厂视察的安排,尽管时间紧迫,主席还是特地提出“看看宁波市容”。
3月16日晚6时左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照亮甬城。主席专列从压赛堰临时车站开出,徐徐驶进宁波火车南站。毛主席身穿银灰色大衣,头戴前进帽,神采奕奕,满面笑容从车厢里健步下来,来到了站台上。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向毛主席介绍了前来迎接的宁波地委书记处书记阎世印、周效儒,宁波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葛仲昌和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副司令员李建国等几位同志。毛主席微笑着与他们一一握手。在场人员热烈鼓掌欢迎。原定接见宁波地市两级领导干部的活动也因时间来不及取消了。随后,毛主席和几位领导分别乘上了三辆轿车:前面一辆是开导车;中间为主车,由王芳、阎世印、鲁冰陪同毛主席乘坐;后面一辆坐的是省、地、市委领导。
感叹“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
在车上,毛主席询问了宁波城市的规模、人口数量、群众生活和社会治安等情况。汽车从火车南站出发,由共青路,经陆殿桥横穿月湖,到镇明路转入中山西路、中山东路到东门口,前往宁波当时最繁华、最热闹的江北老外滩轮船码头,当时过姚江还没有公路桥,车辆只好从浮桥上驶过姚江,阎世印同志向主席介绍了宁波三江口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
或许是有感于宁波历史上曾经涌现了王应麟、王阳明、黄宗羲等大批英才,演绎了戚继光浙东抗倭、张苍水反清复明,黑水党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镇海口抗击英法入侵军和四明山抗日烽火等壮烈事件,毛主席感慨地说:“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我总算到了五口通商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