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经济基本上是计划经济,这一点在党内早已达成共识。同时,我党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市场调节作用并未一概否定。1948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张闻天向中央提交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时强调指出,实行国民经济组织性与计划性必须严格限制在可能和必要的限度内,国营经济首先要适应这种组织性与计划性。[17]“在若干计划性统一性之下,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18],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必须严格取缔,同时利用市场价格杠杆,“适当提高或降低某几种商品价格,以指导生产发展的方向,使之合于我们的经济建设的要求”,贸易机关要“按照供求状况吞吐物资,保持物价平稳”,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19]
第三,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经济体系,关键要靠我们自己。周恩来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变为自力更生的独立的中国经济”[20]。同时,我党也认识到革命胜利后,在中国有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特别是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我党在规划新中国建设蓝图时,提出了立足本国实际,艰苦创业,积极争取外援,首先是苏联、东欧的援助,统治对外贸易,加强交流合作的指导方针。
毛泽东对米高扬谈话时曾说,国家建设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说是生疏的,但是可以学会的。有苏联走过的道路可资借鉴,中国革命成功后的生产建设工作的发展,可能会快些。刘少奇在《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种作了进一步分析,“苏联及东欧各国无产阶级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援助,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上述任务的实现,是有重大意义的”,这种援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验上的援助;(2)技术的援助;(3)资金上的援助。此外在物资方面似应实行某种程度和范围内的经济互助。”[21]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党在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下,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1949年2月16日《中央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凡苏联及东欧各新民主国家所需要的货物,我们应尽量向苏联及新民主国家出口,凡是苏联及新民主国家能供给我们的货物,我们应尽量从苏联及新民主国家进口,只有苏联及新民主国家不需要及不能供给的货物,我们才向各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或进口。”[22]
我党在西柏坡时期绘制的新中国建设蓝图充满辩证法,既反“左”又反右,无疑是适合当时国情的,对于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引导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雄辩地向我们昭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国情出发,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注 释:
[1] [2]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1430、1431页。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页。
[5]《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不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8页。
[6] [7] [8] [9] [10] [11]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7~1433页。
[12]《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19页。
[1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18页。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7页。
[15]《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不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2页。
[16]《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05页。
[1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第23页。
[18]《胡乔本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