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无尽的思念——缅怀周恩来崇高风范主题广场演出”公益活动圆满举办(组图)
2025-04-29 10:24:02
作者:供稿:高婧 摄影:王昊苏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时值清明,思念绵长。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周恩来崇高品质,4月4日下午,由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共淮安区委宣传部主办,淮安区文化馆协办的“无尽的思念——缅怀周恩来崇高风范主题广场演出”公益活动,在周恩来纪念馆岚山诗碑广场圆满举办,与广大游客朋友们共同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春日暖阳伴随着海棠花的盛开,簇簇姣妍在枝头灼灼绽放,妆点着淮安大地,也承载着世人对周恩来总理无尽的思念。歌舞表演《我们是周总理故乡人》为此次活动拉开帷幕,通过舞蹈、音乐和讲述,深情演绎出淮安人民对总理的思念和祝福。

    小合唱《歌唱敬爱的周总理》、舞蹈《难忘故乡》共同诉说了总理自十二岁离乡后,再也没能踏上淮安的土地,但始终眷恋和牵挂着这片承载着童年欢笑与温暖记忆的故土。

    “这个人来了,海棠叶还没红,这个人走了,海棠花已谢。你见过风吗?他的笑就是风。你见过雨吗?他的泪就是雨……”“从即使打上补丁也整洁如新的袖口,到即使老旧也依然锃亮的皮鞋,从即使花白也一丝不乱的头发,到即使弯曲也始终不失优雅的手臂……”“他有时候一天刮三次胡子,见一次宾客就刮一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诗朗诵《这个人》中,字字没提总理,但字字都在说总理,舞台上的诵读者们饱含深情,舞台下的游客们纷纷动容。

    大型声乐套曲《你为人民而来》由8个曲目组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璀璨巨星夺目辉煌》歌颂了周总理从小立下伟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建立新中国赴汤蹈火、肝脑涂地,“虽九死其犹未悔”!

    《护袖情长》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周总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对护袖伴随他夜夜办公到天明,这对护袖见证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也见证了总理为国家和人民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解放前的淮安,洪涝和干旱时常发生,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淮河流域又发生了特大洪灾。为了落实好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重要指示,周总理亲自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修一条总渠通大海》把总理对淮安人民安危冷暖的挂念娓娓道来。

    《老乡》则是周总理在数十载奔波不歇的岁月里,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淮安老乡就会与之亲切交谈,虽未还乡、心系家乡的故事。

    《只为人民而来》《与水与土》唱的是周总理“一息尚存燃烧自己,照亮百姓灿烂前程,乐做人民总服务员”,唱的是周总理“怎样才能懂你的遗愿,疼痛了一年一年,你让自己走得如此干净,生死勿念”,他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这盛世,如您所愿》告慰了周总理,淮安大地已满园春色,祖国上下正勃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正在不懈奋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此次公益活动的承办单位为淮安市海棠情艺术团,该艺术团由退(离)休党员干部、周恩来纪念地讲解员和国家电网(淮安大鸾)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组成。作为公益性社会文艺团体,他们以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弘扬周恩来崇高品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每逢节假日、重要纪念日便在周恩来纪念地景区,为群众送上喜闻乐见的广场文艺演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开展“向雷锋叔叔致敬”沉浸式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开展“向雷锋叔叔致敬”沉浸式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海棠花党支部携手馆工会女工委开展“海棠花开 巾帼寻迹”主题活动(组图)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纪念馆里上好大思政课(组图)
·“系好人生第一扣”青少年思政标准化课程首讲在周恩来故居开课(组图)
·协同联动 齐抓共管——周恩来故居周边旅游秩序管理协调会办会举行(组图)
·联学联建丨周恩来纪念馆讲解接待科海棠花党支部走进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校开展
·联学联建丨周恩来纪念馆讲解接待科海棠花党支部走进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淮安管理处
·“周恩来家风图片展”走进苏州太湖之滨的东吴村(组图)
·海棠花开忆总理 书香润心传家风——周恩来故居走进淮阴商校开展“周恩来的家风故
·“伉俪情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展”在沪展出(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