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海棠花党支部携手馆工会女工委开展“海棠花开 巾帼寻迹”主题活动(组图)
2025-04-28 17:12:14
作者:周恩来纪念馆 张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春风拂面,海棠初绽。近期,周恩来纪念馆讲解接待科海棠花党支部携手馆工会女工委,到扬州宝应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开展“海棠花开 巾帼寻迹”主题活动。

    寻足迹:励志精神激励巾帼初心

    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学习场所坐落于宝应县南街水巷口3号,1907年,年仅九岁的周恩来在此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如今,此地已成为体验总理精神、接受党性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踏入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学习场所,那些斑驳的书桌和泛黄的课本,无声地叙述着少年周恩来的宏伟志向,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观者的心。

    访红迹:革命星火点燃巾帼热忱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锈迹斑斑的枪支、泛黄的电报手稿、复原的战斗场景,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在苏中地区的抗战历程;在苏中公学纪念馆,女同胞们细细端详当年的教学笔记,透过斑驳的字迹感受战火中的不屈精神。

    活动感悟

    在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一张书桌,一盏油灯,泛黄的书籍,勾勒出少年周恩来勤奋苦读的身影,感受了伟人少年时期的勤奋与智慧。墙上悬挂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横幅,就是他少年励志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以周恩来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专研业务技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讲解岗位中,讲好周恩来的故事,做红色基因传承人。
    —— 高萱

    踏入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从周恩来幼年勤学志向中体悟革命火种如何萌芽。在红枫园(苏中革命纪念馆),烽火岁月里巾帼英雄的姓名与事迹,在展陈中熠熠生辉;江淮农耕文化博物馆内,织机、陶罐诉说着女性在文明传承中的无声耕耘。苏中公学党性教育基地的铮铮誓言与曹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创新实践,更让人看见当代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力量。
    —— 陈梦媛

    周恩来随嗣母到宝应省亲,表哥陈式周对他学业和思想上关心,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周恩来旅欧勤工俭学时,两人在书信中探讨家国命运,陈式周以"救世当从救心始"的理念影响着周恩来,而周恩来则将革命理想化作行动,以"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信念回应。这种将个人情谊融入家国情怀的精神传承,正是当代青年最需领悟的——既要胸怀天下,也要永葆人性温度,让信仰的星火在真诚的情感中代代相传。
    —— 田心怡

    那间不足十平米的厢房中,少年用过的油灯盏仍守着木桌,灯芯残痕里分明还跳动着百年前的光——那是一个九岁的少年在深夜里与家国苦难的对望,是穿透旧中国浓重黑暗的一簇星火。站在静谧的庭院里,春光正好,腊梅扑鼻,我深深体悟到:唯有循着先辈的精神足迹,以少年赤诚为镜鉴,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凝聚起奋进伟力,接续书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 张玲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纪念馆里上好大思政课(组图)
·下一篇:无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纪念馆里上好大思政课(组图)
·“系好人生第一扣”青少年思政标准化课程首讲在周恩来故居开课(组图)
·协同联动 齐抓共管——周恩来故居周边旅游秩序管理协调会办会举行(组图)
·联学联建丨周恩来纪念馆讲解接待科海棠花党支部走进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校开展
·联学联建丨周恩来纪念馆讲解接待科海棠花党支部走进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淮安管理处
·“周恩来家风图片展”走进苏州太湖之滨的东吴村(组图)
·海棠花开忆总理 书香润心传家风——周恩来故居走进淮阴商校开展“周恩来的家风故
·“伉俪情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展”在沪展出(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出席“周恩来号”再出征发车式(组图)
·“缅怀恩来总理 传承伟人精神”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启动仪式在周恩来童年读书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