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我们研究室获得了局先锋岗的光荣称号,现在我把事迹现大家分享:
1、合作万岁
作为一个集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必须进行合作。文献曹老师完成了他的工作,把大纲编写的担子搁在我们的肩上。由于大纲由不同的同志分别编写,就存在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当骨架有调整时,一个部分删除的要移到另一个部分,如果协调不好,就会调没有了,或者搞重复了。有关同志经常保持联系,一有变化,重要的事说上三篇。
另外,平时每个个人关注和研究总理的内容都不相同,熟悉的内容可能不在自己编写的部分,不熟悉的内容却在人家的那一部分。这就要求,向他人请教不熟悉的内容,把自己熟悉的内容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人。开诸葛亮会成了这种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定时地走到一起说上几句,互通一下手上工作的情况,明确需要注意和衔接的地方。
2、细致再细致
说一张照片。大纲周恩来在沈阳读书部分,有一张1911年初,周恩来与谭公弼(右一)、何天章(中)在沈阳合影照片。这是一张老照片,反正是谁从人家纪念馆弄来吧。怎么证明这张照片的内容真实呢。原照片上没有字,从照片上没法弄清。查了大量资料,找了很多专家问。最后找到文史资料上的一篇文章,说当时谭家三兄弟都与周恩来要好。三兄弟与周恩来在同一学校读书。谭公辅是老大,谭公弼是老二,谭公卿是老三。谭公辅、谭公弼与周恩来同班,谭公卿小他几年级,大家都是校友。照片上的真是谭公弼吗,还是不能确定。七转八绕,找到一张照片,上面有字,很开心啊。但再一看,左边清楚是周君恩来,右边隐隐约约。字在照片边上的黑边里。把照片发给黑马公司,请小孙设计师帮我们把黑边放大处理后,才看到字,但不很清楚。但从字的笔势还是能区分弼和辅的。最后认为是谭公辅,可靠性更大。顺说一下,谭公辅19岁时病去世,谭公弼也早病去世,谭公卿1978年时把自己身边的周恩来文物砚台笔架等捐给了政府。人家问他怎不早说与总理的关系,1979年得到平反。
3、不让今天的事情“过夜”
我们研究室同志不让今天的事情过夜,为了这样有时就要加班。我让科室同志们在电脑下面放张纸条,详细记下要完成工作的时间,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日子要完成什么事情。 有一阵子,纪念网、大纲、还有其它临时的事,就把它们写在电脑下的纸条上。还好都没误事。今年,518,单位有一个文件,要求撰写518论坛文章,文件本来起草时时间已经不早,再经市到馆又有几天,最后时真的不多了,只有二十来天。我们立即安排这件工作,把稿件QQ给人家时,市局人说文化遗产日还有活动,你们纪念馆去年不是也写的吗,问要不要文,出于为单位争光考虑,我们能不要吗。由于时间紧,我们将原来的一篇文章加进新内容,还不错,这文章让我们去参加论坛,还通知我们做PPT,第一个在论坛上发言,六名同志发言有我们纪念地一个,我们还是很开心的。
4、工作无小事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出于职业敏感,我们感到资料性工作没小事,每件事都要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