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上周,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四个一批”志愿服务先锋榜单,周恩来纪念馆入选中国旅游志愿服务“示范基地”,全国一共50家。应该说,这是对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最高层次的肯定。作为周恩来纪念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我努力为志愿者创造最大的空间,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我把自己称为“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今天,我围绕三个关键词说一说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个关键词是奉献。应该说,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建立起来,难度不大,难得是如何让队伍正常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好在我们坚持了下来,每个志愿者都能按照标准做好服务工作,导览志愿者有时在岗点一站就是6、7个小时,环保志愿者一刻不歇在馆区巡查清扫,讲解志愿者尽己所能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这一切,没有奉献的精神是支持不下去的。此外,我们的志愿者是面向高校招募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来景区开展服务,这就存在对接的问题,因此基本上每次开展服务我都安排自己上班。有的时候确实是因为手头其他工作忙不过来,上班的同时对接志愿者;也有的时候没什么工作,但为了做好对接,放弃休息也要到班上。大多数同事都看过我把女儿带到班上,我会说是带她体验志愿活动,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家住市区,早出晚归,家里的一摊子事情都交给了老人,包括接送孩子什么的,难得周末休息,本应该在家尽尽孝道,让老人歇歇;也本应该陪陪女儿,让她感受妈妈的关爱,但自古忠孝两难全,也就只能让老人多担待,女儿多理解。
第二个关键词是认真。认真这个词无论在哪一项工作中都十分重要,它决定着我们工作开展的效果好坏与否。每周一到两次的景区志愿服务,我都需要提前做好沟通,及时将工作指令传达到位,确定志愿者人数和带队人员,排好值班表,发放服装和矿泉水,拍摄活动图片,做好资料保存,还要随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梳理整合工作情况并做好跟踪反馈,等等。此外,还要根据单位的中心工作,组织志愿者配合开展相关活动。到今年5月底,景区志愿服务正式开展一年,我利用一天的时候,整理了一年来的志愿服务台账两大本,开具了近300张的志愿服务证明,志愿者们认真开展服务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招募志愿者之初,不少同学都是冲着“周恩来纪念馆景区志愿者”这个好听的名号来的,时间一长,慢慢就散漫起来。只要我得到了这样的讯息,我就会及时跟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根据他们的反馈改进志愿工作中的不足,在这过程中,志愿者都渐渐与我亲近起来,都会亲切地喊我学姐,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也会同我商量、听取我的意见,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出我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做最更好的自己。
第三个关键词是创新。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开展的一些志愿工作是应景性的,但又不可缺少。在做好这类常规工作的同时,我常常思考如何能创新志愿服务工作品牌。为此,工作之余,我参阅了不少资料,学习借鉴了许多先进经验,并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比如说,今年,我们尝试着在腾讯开通了“周恩来纪念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微博,实时发布志愿服务动态,并关注了不少志愿同行,在扩大宣传影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工作交流。再比如,在馆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按照“六有”(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项目、有平台、有档案)标准,将门口的发票房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一方面理顺了志愿服务流程,为志愿者开展服务提供后勤保障,另一方面,计划将其打造成展示纪念馆青年正能量的一个美好空间,目前,这个服务站正在不断完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