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栋梁
1976年的1月,天气格外寒冷。张燕妮父亲已届83高龄,由于“文革”的摧残磨难,原有的冠心病和高血压症愈发严重了。当时,张申府家住在西城的一个四合院里,冬天房间里生了几个煤炉。每天清晨由张燕妮生着火后,再去上学。9日那天,张申府靠在床上听着收音机,在一旁的张燕妮和母亲边干活边说话,二个人根本没有听到广播中说的什么。突然,张申府大吼一声:“别说了!”张燕妮和母亲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回过身来看父亲,只见他面色苍白,嘴唇颤抖,一时房间里静极了。接着从收音机里传出一阵阵哀乐声,播音员用沉痛的语调宣布,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于1976年1月8日去世。霎时,张燕妮和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再看父亲,也早已是老泪纵横了。
张燕妮说,这一天,父亲几乎没有说什么话,白天他一直在写着。小燕妮放学后,张申府拿出一封写给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的信,让她马上送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的朱蕴山先生家,请他代为转呈。信中一是表达了对周总理去世的哀悼,二是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举行的吊唁活动。朱老对张申府的要求只能是叹气。当时正是“四人帮”猖獗之时,“文革”强加给张申府的“反动学术权威”、“里通外国”和“摘帽右派”等等问题还没有平反,张申府能出来参加政治活动吗?张申府最终没能参加官方的吊唁活动,只有在家中默默地向周总理告别。
在亲友的劝慰下,张申府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他着手撰写回忆总理的文章。张燕妮告诉我们,父亲曾拟一挽联。上联:“为人类为革命奋斗一生”,下联:“无名心无私情当今完人”,上款:“翔宇总理同志兄万古不朽”。总理逝世几天后,张申府写了一篇"我所认识的周恩来"。他赞扬总理首先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其次是委曲求全、天下为公。
除尽力收集国内外有关总理的报道和文字资料,张申府还不顾抱病之躯搬出家中收藏了两年的几份报纸,一页页翻检着,搜寻刊有总理照片的报纸。为能找到周恩来正面像,他将报纸翻了一整天。最后终于在前一年七八月的《人民日报》中,找到三张总理正面像。由此可见他对周总理的崇高爱戴和深厚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