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相遇
张燕妮说,据了解,国共合作期间,父亲在不少方面得到了周总理的关心照顾。张申府参加一二九运动后,清华大学被当局所逼解聘了教授职务,生活无着落。1938年张申府去武汉做军委政治部设计委员时,生活仍然紧张,工作经费也有困难。当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有意照顾他,还给他写了信。信中告诉他,已令总厅会计室自当年7月份起,先补二个月经费,以后到渝每月领1000元,迁移费亦照领。
1940年在重庆,一次蒋介石召见国民参政会的部分参政员,在会上大骂张申府“不但写文章反对政府,还在防空洞里反对政府”。不久,张的参政员被除名,接着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委员也被取消,薪金没有了。生活拮据,日趋困难,就在这时,周恩来出面让他在《新华日报》上办了一个《科学专页》副刊,每月办刊费为50块钱。“等于就是给父亲提供经济来源,这对解决父亲当时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燕妮说。以后,周恩来又托人给他送来延安产的一条毛毯和一件毛衣。1942年7月中旬,周恩来父亲在重庆病逝,他去吊唁。时隔不久,周恩来、邓颖超特意给他写信致意。1958年,在香山碧云寺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会上,张申府又见到周恩来,谈话中,周恩来高兴地对这位研究罗素哲学的学者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罗素又要来中国讲学了……
京城念旧
1948年,因发表不合时宜的《呼吁和平》一文,把张申府推进了的政治生涯的冷库中。建国过后,张申府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生活窘迫,周总理请此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根据张申府的情况,安排适合他的工作。后来,张申府被安排在北京图书馆任研究员,做些翻译和研究工作。
张燕妮告诉我们,张申府个子较高,约1.8米,有点驼背,不戴眼镜,却有一副学者的气质。他生活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但酷爱读书和买书,虽然工资不低,但一到月底家里就没有钱了,往往需要借钱。
“总理没有忘记父亲,不仅安排了工作,住房也是总理安排的。”张燕妮还告诉我们,文革期间,有些同志连续地遭到多次冲击抄家,而作为经历复杂又被划为“右派”的张申府受到冲击比较小,后来得知这是总理在幕后保护的。1973年,张申府出席了章士钊的追悼会。“总理也出席了,总理身边有很多人,父亲不方便与总理说话,总理特地托罗青长过来问候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