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周恩来故居院内游人如织,下午三点左右,来了四位特别客人,他们分别是老艺术家石维坚、曹灿、刘广宁和陈奇。虽已是初冬时节,他们的到来却带来了暧暧春意。他们时而在总理诞生地和童年生活学习的地方驻足凝望,时而在展室的图片前详细询问……他们举手投足间表现了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与怀念。 瞻仰结束后,他们愉快地接受邀请来到了故居接待室,寒暄几句,石维坚老师提议,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缅怀和崇敬,一行四人要即兴表演几个节目。于是,一场临时的即兴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简单的几句开场白后,曹灿老师自告奋勇的表演第一个节目。曹灿老师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他在《流放中的回忆》、《小平,您好!》中成功的扮演了邓小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小喇叭》节目让他有了“曹灿叔叔”这个特有的称号。76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他健步走上台,深深鞠了一躬,深情的说:“周恩来总理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民崇敬的伟人,也是全世界人民崇敬的伟人,他去世后联合国都降了半旗,这也引起了有些国家驻联合国大使的不解:为什么他不是国家元首,联合国还要为他降半旗,下面我就先给大家讲一个‘联合国降半旗’的故事。”他动情的讲述让大家沉浸在对总理的深深怀念之中。接着,他又朗诵了一首题为《握手》的诗歌,字正腔圆、慷慨激昂的朗诵让大家领略到表演大师的风范。 台湾回归是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也是台湾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心声。曹灿老师表演刚结束,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石维坚老师就大步流星的走上前,为大家朗诵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写的著名的爱国诗篇《望大陆》,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大家深深的感受到诗作者对故乡、对大陆的深深怀念之情。接着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老师为大家讲了一个《猴子吃西瓜》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表演逗的大家捧腹大笑,同时也让大家明晓了一些生活哲理。国家一级演员陈奇老师年近80,也兴致盎然朗诵了一首诗《人的一生》。据石维坚老师“爆料”,陈奇老师是当年“潜伏”在上海的一名地下党员。老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故居工作人员的阵阵掌声,同时也激发了故居几位年轻工作人员的表演热情,她们大方的在大师面前即兴表演了舞蹈、朗诵、讲故事等节目。 不知不觉30分钟过去了,故居管理处的孙洪斌主任兴致勃勃的站起来,微笑着说:“最后我来表演个节目,并代表故居管理处的全体职工向四位老艺术家表示崇高的敬意。”接着他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写的组诗《春日偶成》中的一首:“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他富有情感的朗诵再次带着大家沉浸在对总理的无限怀念之中,也为这场临时的即兴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临时演出结束了,四位老艺术家意犹未尽,提出要写一幅字,四人共同签名。最后他们写了两幅题词,分别由石维坚老师、曹灿老师执笔,四人签名。题词是“总理精神光照千秋”、“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想念您”。 四位均70多岁的老艺术家,在庚寅的初冬,在总理的老家,演绎了一场感情真挚、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