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廖静文到淮安了却自己多年心愿
2010-11-01 09:21:32
作者:孙联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廖静文是徐悲鸿夫人,现是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众所周知,周恩来生前亲自任命徐悲鸿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徐悲鸿病危时,周恩来嘱咐有关部门,尽一切可能抢救他的生命。在文革中,周恩来又保护徐悲鸿的画作,还为徐悲鸿纪念馆亲自题写匾额。今年十月,一位台湾女画家在周恩来故乡举办画展,邀请了廖静文。虽然,廖静文年事已高,但考虑到,朋友的老家是淮安人,此去既可一方面可以为朋友着想,另一方面,也可了却自己一生总想了却的心愿,这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到总理家乡凭吊周恩来总理。于是,88岁的她终于在秘书的照应下来到梦寐以求的淮安。

廖静文购买鲜花凭吊周总理

    让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10月17日,88岁高龄的廖静文女士,带着全家人的感恩,来到淮安。在周恩来汉白玉座像前,她手捧鲜花,心情沉重,含泪仰望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纪念馆展厅,廖静文女士仔细地看着每一幅照片和文字说明,周恩来的伟人风范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她。参观结束后,廖静文在留言簿上深情地写下了感恩的话语:“肝胆忘生死,精神贯古今。周恩来总理是悲鸿和我的恩人。……”248个字的留言,饱含廖静文全家对周总理永远的感恩和不尽的思念,这是周恩来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的最长感言。她对在场的美术界人士说:“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要烧悲鸿的作品和收藏,并三次将我痛打以至昏迷不醒,是周总理派人将悲鸿的作品和收藏全部运走保护起来,至今一件都不少。又派人将我接到中央办公厅宿舍保护下来,如果没有周总理,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我也不可能活到今天。我们全家(包括悲鸿的子女和孙辈)都要牢记这份恩情,徐家子子孙孙都永远不会遗忘。我已八十八岁,今天来凭吊周总理,既感恩,也难过。就我所知,怀着同样感情的人很多很多。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而不会遗忘的!”笔墨凝重,纹丝不抖,我们完全可以感到这位年近九旬老人的思维敏捷和文雅、端庄、沉静的风度,感受她用毕生心血来弘扬徐悲鸿艺术的执着精神。18日下午,廖静文女士又去瞻仰了周恩来总理故居,在周恩来诞生的房间前,她献上自己亲手购买的花篮,并留影对大家说,要把留影带回去让子孙们一起分享对总理的那份爱。

廖静文的留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吹起纪念景区“十二五”发展的号角
·下一篇:《风采永存——杜修贤摄影作品展》在铁岭开展(图)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纪念地宣讲(组图)
·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初审结束(组图)
·管理局在全市公务员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立足5A 谋篇布局——管理局召开5A创建工作汇报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组图)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5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日本友好访问团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图)
·管理局赴京征求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活动意见(组图)
·纪念馆宣讲团在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宣讲(图)
·叶勇在首届网络信息技能竞赛中获奖
·戮力同心 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管理局走进社区开展帮扶活动(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