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学术研究
 
 
周恩来早期建军思想和实践
2008-03-18 17:54:04
作者:孙云凤(作者为淮安市清浦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早期的建军思想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大革命时期是人民军队创建的重要时期,周恩来担负着党领导军事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重任。这一时期,周恩来认识到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创建了由我党掌握第一支正规武装,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对我党早期的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认识到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
  早在1922年旅欧期间,周恩来就认识到“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1923年4月,周恩来在给邓颖超的信中,称赞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卢森堡的“我们若无军队便不能革命"是"见到之语”。
  在黄埔军校,周恩来对学员说:“如欲使中国和平,须有真正之革命军,须有为人民所用之军队”,“军队是压迫阶级的工具,也可以作被压迫阶级的工具”,“被压迫者的本身组织起来的武力,成为解放人的武力”,“中国被压迫的民族及其他被压迫的弱小民族,觉悟到帝国主义者和军阀的压迫的时候,也会从他的本身造出的武力用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从当时的世界形势考虑,周恩来认识到建立人民军队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当今之世界,“西方是无产阶级革命,东方是国民革命,汇合起来成为一个世界革命……这军队便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
  在率部东征中,在组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在领导南昌起义中,周恩来都始终注重组织建设和革命军队建设,把革命军队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锋。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成为创建红军的重要部分。朱德、陈毅率领起义军1000多人于1928年4月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
  二、提出了关于建设革命军队的重要原则
  (一)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在《军队中政治工作》中,周恩来指出:军队“是工具不是一个阶级”,压迫者拿这工具去压迫被压迫者,被压迫阶级也可以利用这工具去反抗他们的压迫者,推翻压迫者的统治,因此,“军队是压迫阶级的工具,也可以作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周恩来的论述,明确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的主张。
      (二)为人民是军队的宗旨。
      周恩来指出,军阀的军队不知人民的痛苦,其宗旨是压迫人民、剥削人民,为军阀服务。他强调说,我们党建立军队,宗旨是“为人民解除痛苦”、“增加人民幸福”,我们是“为人民而打仗的”。他的论述,划清了革命军队与反动军队的界限,指明了我们要创建的军队是一支新型的、与人民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三)军队要“党化”。
      党指挥枪,是革命军队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有许多精辟论述。1925年,周恩来指出,革命军队应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1926年7月,在《国民革命军及军事政治工作》的文章中,他明确提出:革命军队“要‘党化’:使官佐士兵及一切群众晓得党的理论主义政策,因为革命军是党的军队,革命军的行动要依着党的政策的原故。”
      (四)军队既要从事军事斗争,也要从事政治斗争。
      针对以往革命领导人只把打仗作为军队任务的单一观点,周恩来指出,革命军队不仅负有打仗的任务,而且还负有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任务,提出要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两方面去认识军队。在根据地,军队还应担负为人民、为地方做好事、协助搞好地方经济等方面的任务。
      三、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了人民军队
&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八大前后经济体制改革中周恩来的和谐思想
·下一篇:伯父周恩来“人民外交”的又一杰作——出席一场传统泰国贵族婚礼之感悟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纪念地宣讲(组图)
·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初审结束(组图)
·管理局在全市公务员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立足5A 谋篇布局——管理局召开5A创建工作汇报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组图)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5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日本友好访问团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图)
·管理局赴京征求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活动意见(组图)
·纪念馆宣讲团在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宣讲(图)
·叶勇在首届网络信息技能竞赛中获奖
·戮力同心 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管理局走进社区开展帮扶活动(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