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讲解员应培养的三种职业情感 |
2007-07-09 18:55:59 |
|
作者:朱勇 |
浏览次数: |
|
|
|
|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感情的直白、流露。职业生活中对工作、工作对象、工作环境表现出喜欢、热爱、消极、厌恶等倾向,就构成了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情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讲解员要想做好讲解工作,笔者以为应该培养以下三种职业情感:
(一)培养热爱讲解的情感
讲解是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联系陈列展览和观众的桥梁,是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帮助观众加深对陈列展品的理解,还可以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开拓视野。因此,讲解员必须深刻理解讲解工作的内涵,认识讲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培养热爱讲解职业情感。只有对讲解工作产生了热爱的感情,才能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积极主动地将讲解工作做好。在讲解中,每当看到观众求知的眼神、观众认真聆听讲解专注神情的时候,作为讲解员,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从而产生一种责任感、自豪感,确立自己对讲解职业的坚定的目标和执着的信念。
(二)培养热爱观众的情感
观众是纪念馆、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讲解员是讲解的主体,观众与讲解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讲解员为观众“传道授业”、“答难释疑”,观众一方面倾听讲解,另一方面则对讲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俗称“挑刺”。博物馆、纪念馆通常采取这样的做法,即在观众听完讲解后,发放服务卡,让其对讲解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讲解内容和讲解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而言,只要讲解员满腔热忱地投入讲解,观众就会给予支持和理解,甚至有时也会给予一些关心,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当讲解员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时候,观众会主动递上一块纸巾,让讲解员擦擦汗;有的观众则会买来了矿泉水,让讲解员解渴…… 观众们对讲解员的关心和理解,让我们感到观众可爱的一面,并会更加激发自己对观众的热爱情感。热爱观众就是热爱我们自己,热爱我们所从事的讲解工作。在讲解工作中,讲解员还应多与观众交流,丰富知识面,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充实讲解内容。因此,笔者以为只有将自己溶入到观众中去,热爱观众,讲解员才能更加的了解自己,认清职责,做好工作。
(三)培养热爱陈列展品的情感
陈列展品、陈列内容是纪念馆、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是讲解员讲解工作静态的服务对象。在陈列厅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文物或照片的主人曾经有过的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讲解员怎样在观众和陈列展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呢?笔者以为,讲解员应培养陈列展品热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对陈列展品的历史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认识文物的内涵、价值、意义,弄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准确把握陈列特点,熟悉陈列内容,将展品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给观众,这样才能让不会说话的文物,通过讲解员的解说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讲解员除了面对观众,就是陈列展品,因此,培养讲解员对陈列展品的情感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解工作中,讲解员应努力让这种情感变为了解陈列展品、寻求知识和为观众服务的动力,这样才能在工作做到熟能生巧,灵活机动,对观众的任何提问都能够从容回答,才能让观众和讲解员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再生硬和枯燥。
总之,职业情感的培养对于做好讲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讲解员只有对讲解工作充满了执着和热情,才能在讲解中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并且从中寻找到快乐。
|
|
|
|
|
|
|
|
|
|
|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