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他始终强调“普遍的音乐”,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在抗战期间,不容许我们有自我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淞沪会战打响后,父亲在给奶奶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他的作品不只用心写成,也用血写成。40年生命,父亲写出上千首作品。
他常说,“人民的斗争就是我的歌”。我的奶奶黄苏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把一颗朴素的爱国心传给了儿子。父亲创作过一首粤语歌,叫《顶硬上》。奶奶曾做过搬运工,歌词正是奶奶口述而来:“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挨世……”他想用自己的作品来唤醒被侵略、被压迫的人民,使他们争取独立、解放和自由。
我想,在父亲太多无法割舍的人和事里,有新生的我,更有一个迈向新生的中国。1941年,父亲在莫斯科重新编配了交响大合唱《黄河》,但因为当时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没有机会试奏和修改,虽演出过几次,却没有进一步整理。2005年,我用8年时间整理的书籍《黄河大合唱》出版,包括“延安版本”和“苏联版本”,用实际行动弥补父亲的遗憾。
我去过莫斯科,去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当我站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时,我是那样的欣慰,异国人民的怀念,是对父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贡献的肯定。
父亲离开我整整80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时常会在梦里和他见面。我想告诉他,如今有中国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黄河大合唱》;我想告诉他,咱们的嫦娥一号上天了,搭载的作品就有《黄河大合唱》;我想告诉他,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黄河大合唱》一定还会被人们不断唱响。
父亲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像黄河奔腾不息,他将生命的乐章,写进祖国的山河。《黄河大合唱》是永存的。
(作者为冼星海之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