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为新中国而斗争的博士党员许包野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家芳
浏览次数:
2024-10-11 14:11:4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迄今能考证到的第一位博士党员;受党组织派遣,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向中外学员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多次临危受命,在白色恐怖中担任中共地下市委书记、省委书记,领导白区革命斗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却对独立自由的苏维埃新中国满怀期待。他就是许包野,为了他所向往的新中国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

    在马克思的故乡攻读博士

    许包野,1900年生于泰国华侨商人家庭,7岁回到家乡广东澄海。1915年许包野成为澄海中学第一届学生,该校要求学生常思“强学即所以强国”,自此他立下报国强国的志愿。五四运动中,许包野加入澄海中学学生会,参加集会游行,宣传群众,在运动中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和国家的出路。1920年,许包野成为赴法勤工俭学公费留学生,入读法国里昂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因反对中法秘密大借款及中法当局停发留学生维持费,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领导留法学生发起几次大规模请愿活动,许包野积极投身其中,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逐渐认识到,要想拯救民族危亡,只有实行社会主义。

    由于法国社会动荡、物价飞涨,1921年下半年,许包野转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德国,入读哥廷根大学。按照德国读博士要读一个主系、两个副系的要求,许包野主系选了哲学,副系选修法律和军事学,开始了他的博士生涯。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已受到革命思想启蒙的许包野如饥似渴地研读大量哲学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书籍,在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1923年,许包野的人生道路由于另一位留学生朱德的到来发生了重要转折。朱德已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次留学哥廷根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在中国留德学生中发展革命力量。这一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1925年6月,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德国,许包野投入中共旅欧支部发起的声援运动。6月19日,因参加德共在柏林组织的声援集会,许包野和朱德等20多人被捕,迫于舆论压力,柏林当局3天后释放了学生。但不久,许包野被驱逐出德国,他来到奥地利维也纳继续学习哲学。

    在苏联执教播撒革命火种

    1926年,组织安排许包野到苏联莫斯科任教。当时莫斯科有两所特殊的培养革命人才的政治学校: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中山大学。学校的课程除了语言、军事、历史之外,还开设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于许包野在法、德、奥等国留学多年,并已在大学修读了近5年的哲学博士课程,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经过短暂的语言学习后,他就承担了东方大学的教学任务,后来又在中山大学任教,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许包野很快适应了教学需要,他的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受到普遍好评。其间,国内外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许包野按照党组织指示,团结教育广大学员,经受住了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许包野在莫斯科任教5年之久,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如1932年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黄励、宣传部部长的陈原道等,都是他的学生。

    在十月革命的故乡,许包野在学习、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在学习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学校开设的“苏维埃法制与国家建设”等课程,常使许包野陷入对未来新中国的畅想,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早日解放、早日强大起来。

    临危受命领导白区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受共产国际派遣,许包野秘密回国,于1931年底回到家乡澄海与亲人相聚。得知弟弟已参加革命,他在家仅住了10天便辞别母亲和妻子,辗转在厦门找到同是共产党员的弟弟许依华。

    在厦门工作期间,许包野接到指示要他到中央任职。但此时中共厦门中心市委遭受重大破坏,市委书记王海萍等牺牲,许依华接任书记又遭逮捕。1932年10月,中央任命许包野为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在极其复杂严酷的环境中,许包野领导市委恢复和发展了惠安、泉州、漳州等地的党组织;组织“东北义勇军后援会”,支持义勇军抗战;组建失业工人委员会,指导工人罢工取得加薪斗争的胜利;动员工人、失业者、农民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福建事变后,加强反蒋抗日宣传,争取了一批工人、医生,连同药品送往苏区;出版《发动机》《舰》《战斗》《舵》《实话报》等刊物,引导党员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包野却充满信心,动情地向同志们描绘未来新中国的图景,“革命胜利之后,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一定会比英法这些国家更快。”并一再号召工农群众为争取“独立自由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

    1934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遭严重破坏,中央调许包野任江苏省委书记。此前,江苏省委已多次遭受毁灭性破坏,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曾担任省委书记的陈延年、赵世炎、罗登贤、邓中夏相继牺牲。许包野毫不畏惧,赶往上海赴任,他化名“保尔”,恢复和重建了江苏省委机关。一些领导干部陆续被捕,上海临时中央局意识到党内出了叛徒。许包野旋即和中央特科紧密配合、周密布置,设计除掉了叛徒,极大震慑了国民党特务和党内动摇叛变分子。

    1934年10月,因中共河南省委再遭破坏,许包野又被派往开封任河南省委书记,化名“老刘”。此时中央红军已经开始长征,白区地下工作更为艰难。许包野不顾个人安危,为恢复党的力量、发展群众组织、建立革命武装而日夜奔忙,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领导河南省委坚持斗争。

    坚贞不屈彰显钢铁意志

    1935年2月20日,在等待与党组织接头时,由于叛徒出卖,许包野在河南开封一家旅馆被捕,不久被押解到南京的监狱。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先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拉拢他,诡计未能得逞,又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敌人将竹签一个个钉进他的手指脚趾,拔掉他的指甲……许包野就如同钢铁战士,始终宁死不屈,以顽强的革命意志与敌人斗争到底。1935年5月,受尽折磨的许包野被残暴的敌人活活打死在监狱中,至死敌人也只知道他是“老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孙湘:追寻“人造太阳”的先行者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为新中国而斗争的博士党员许包野
民族团结誓词碑:各民族信念相同的历史见证
孙湘:追寻“人造太阳”的先行者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
钱学森的教育情怀
中红网-韩山平:心怀感恩 励志前行——记当
中红网-竹枝强:终身学习红色文化最美不过夕
中红网-石继增:国庆(外一首)
江南秋(组诗)
中红网-董新有:江南秋(组诗)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