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出(1950年摄于西安) [来源:西安晚报 吕出提供]
已经83岁的吕出精神矍铄,谈起话来思维异常清晰。[来源:西安晚报 张静 摄]
今年的5月20日是西安解放60周年纪念日,有很多很多的人,为西安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中,有我们熟悉甚至熟知的人;然而,也有些人,我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隐蔽战线的工作者,职业的特殊性质,让他们一直无法生活在阳光下。但是,历史应该铭记,所有的西安人民更不应该忘记。“共和国的无名英雄”这几个字就是他们的名字。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不约而同开始关注这群特殊的群体——隐蔽战线的地下工作者。当麦家的小说《暗算》摘取茅盾文学奖后,人们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当电视剧《潜伏》火爆荧屏后,人们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本文的主人公叫吕出,有人说他是西安的余则成,但他和余则成又不太一样,因为他和他的情报小组,用胡宗南部队的三部电台同延安方面联络,这在整个世界情报史上都是令人惊讶的。正是通过这三部电台,当胡宗南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到他的军长手里时,那些命令已经到了彭德怀、习仲勋等西北野战军领导人的手里……
幸运的是,在西安解放60周年之际,这位见证参与了这座古城解放的老人依然健在,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不过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今年五一前夕,记者特意赶到老人如今生活的乌鲁木齐市采访他,令记者意外的是,老人的思维异常清晰,谈起话来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很多涉及保密工作的内容只是一语带过,压根儿没有给记者深问的机会,其缜密的思维令记者不敢相信面前这位老人已有83岁。
1926年,吕出出生在陕西华县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那时他的名字还叫吕重山。老天没有特别眷顾这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因为家境贫寒,读完小学他就辍学了,15岁的他不得不早早外出“打工”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当听说驻守在潼关前线的抗日守军胡宗南第一军征召童子军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了。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去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胡宗南坐镇大西北后,深感通讯系统是他数十万军队的中枢神经和命脉,于是把这最重要的命脉交给了他的心腹王微。王微为了让未来的胡系通讯官绝对忠诚,特意挑选了一批不谙世事的娃娃进行培训,吕出就“幸运”地成为在西安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通讯军官训练班”第二期的学生。从训练班毕业,他成为胡宗南总部通讯营电台的报务员,每天负责抄译新华社电讯稿。回首那段日子,吕出感慨颇深:“毕竟参军时自己还只是个15岁的娃娃,没有什么判断力,为了生活加入了胡宗南的部队;但国民党的部队还没把我漂‘白’之前,看了那么多新华社的电讯稿,忽然觉得很多事情延安那边似乎更有道理,当时的我没有太高的政治觉悟,但这些电讯稿无疑对我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没有漂‘白’之前,我先被染‘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