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前夕,记者采访了新中国第一代女炮兵之一的李质兰同志,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惟一的一支女高射炮兵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回忆往事,李质兰感慨万千: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我们湖南大学附中的十几名“湘妹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也报了名。没想到很快被批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中“空前绝后”的一代女高射炮兵。
李质兰清晰地记得:她和她的姐妹盛玉莲、吴跃雯等十多个女学员与来自广东、江西、河南的近百名男学生,汇集到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的前身——沈阳高炮学院。他们全部被编在三大队七中队。
当时学院教学用的火炮全是苏联制造,外形是按照身材高大的苏联人设计的。对于身材相对矮小的中国人来说,显然不太适应。对这些小巧玲珑的姑娘们而言,更是庞然大物。难怪一些男学员讥笑着说:“你们要想把这些炮玩转,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女炮兵们没有害怕,她们暗暗憋着一股劲,要给男兵们个样子看看。面对高强度训练,她们不叫苦喊累,手脚碰伤了,擦擦紫药水照常参加训练。她们还常常与男炮兵们同台比武,训练成绩不断提高,反而使男炮兵们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女班长吴跃雯,身体比其他女兵强壮些,毛遂自荐当起了五炮手。为了使自己装填炮弹技术运用自如,她不仅天天都要搬运每发30多公斤的炮弹上百次,而且还每天在熄灯前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拉100下被包带作为辅助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女炮兵在训练方面,达到了炮兵应具备的“快、稳、准”的要求,成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女高射炮兵。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由于朝鲜战场情况越来越复杂,根据前线对高射炮兵人才的急切需要,她们奉命奔赴朝鲜战场。
据李质兰回忆:那天清早,车队浩浩荡荡,日夜兼程向朝鲜进发。刚刚驶过鸭绿江,敌人就发现了车队,一路上不停地轰炸,女炮兵们开始领略到战争的残酷性。到达目的地后,李质兰等人分到一些兵团司令部当炮兵参谋,其余的则直接参加到炮火纷飞的战斗中。但不管是当教员、当参谋,还是当指挥员,女炮兵们都用在校所学的知识,努力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个别女炮兵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炮兵共歼敌15余万,毁伤敌火炮570余门、汽车730余辆,击落敌机2300余架,这里面也包含着女炮兵的一份功劳。李质兰清晰地记得:彭德怀司令员来李质兰所在的军检查工作,彭总一见到李质兰就笑着说:“小鬼,你好年轻哟!一看就知道你是新来的娃娃。”李质兰所在军的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趁机向彭总介绍,李质兰是这个军惟一女参谋且是高炮参谋时,彭总竖起了大拇指:“真了不起,这么年轻的女高炮参谋,你们这批女娃还来了不少,打鬼子的飞机还得多靠你们哟!……”彭总的一席话,实际上是对全体女炮兵的夸奖。
朝鲜停战后,这批女炮兵基本上都脱下了军装。她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当了教师,有的成了检察官、法官……不论干哪一行,她们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