髽鬏山,海拔1524米,位于今北京门头沟区雁翅镇青白口村与大台地区千军台村之间,与清水尖、百花山同在一道大梁上,因主峰有两个状似古代少女髽鬏发型的山峰而得名,是京郊著名山峰之一。1937年八九月间,这里发生了围绕南口战役而打响的“髽鬏山战役”,奉命驰援南口的卫立煌部与日军激战20余天,战况惨烈,而中国军队的英勇让日军为之胆寒。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只有夺取山西,才能在华北稳住脚跟。因此,山西成为其战略重点。两路日军每路一个半师团分别沿津浦路和平汉线南下;另以其主力三个师团攻击南口,出长城,沿平绥路西进,企图采用一个大迂回的姿态去包抄山西。为攻占南口一线,打通沿平绥铁路西进山西之路,日军以第二十师团全部,第五、十两师团各一部及酒井旅团等于8月9日对平绥路上的要塞南口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中国军队国民党汤恩伯的十三军主力和日寇展开了激战,战斗非常激烈,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杀敌,双方伤亡很大,后因顶不住日军的强大压力,于8月26日起陆续退出阵地,南口、居庸关被日寇占领。
在南口战役期间,国民党政府8月11日令其嫡系部队卫立煌部增援南口,会同汤恩伯抗击日寇。当时卫立煌任国民党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驻防石家庄。由于大雨和平汉线铁路秩序混乱,卫部只能带领第十四军的第十、八十三、八十五师三个师及军部等,乘火车到涿州集结,其他各军在原地待命。十四军在涿州集结完成后即整装出发。拟绕行京西山区,进至南口附近,侧击日军。卫部主力经梁各庄、大安山到达百花山、史家营附近后,卫立煌即下达了行动命令。第八十三师奉命经镇边城向北面的西沟子前进,对正在向怀柔侵犯的日寇板垣第五师团背后猛插一刀。同时,约集在南口、赤城、延庆的高桂滋所率的两个师,分南北夹击,猛击板垣第五师团;第十师则向门头沟急进,乘北平日寇兵力空虚之际,攻占北平;另外,第八十五师至大安山,相机向丰台前进,袭击日寇在华北最高司令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日军香月清司司令部,以达到牵制、消灭敌人,支援南口战役之目的。但这一部署却由于汉奸通敌,日寇飞机全力出动侦察,被敌人获知。香月清司急令板垣第五师团立刻停止原有行动,分兵阻击,保护他的后背,主力则在长城居庸关附近,回头与中央军激战于西沟子。同时,又派长野佑一郎的第十二联队对卫立煌部作包抄行动。卫部此时也根据新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了部署,从而拉开了髽鬏山战役的序幕。
8月25日,卫部八十五师从房山经千军台的南港沟秘密运动到千军台、大寒岭一线。南港沟山路狭窄崎岖,十分难走,运送物资弹药的骡马摔死了十多匹。到达千军台后,八十五师在千军台至北台一线架设帐篷,以备住宿。晚饭前后,从王平村村公所上来的公务员王玉书、王玉如来到千军台,告知日寇已快到东板桥的消息。接报后八十五师两个连(其中有一个机枪排)火速赶到东板桥后背岭,与来到东板桥四槽的日寇交火。卫部居高临下,毙敌十余名,日军后撤。从大台附近的桃园村,向北山清水尖和南山顶爬行,企图抢占制高点。卫部在当地群众指引下,八十五师从庄户地界的墨石、黑牛寺和五台迅速爬上北部髽鬏山这一制高点。于是,敌我双方便在髽鬏山——清水尖这一地区展开了拉锯式的战斗。当时卫部装备较好,官兵均头戴钢盔,不仅有轻重机枪,还有平射炮等。战场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喊杀声响成一片。在清水尖主峰东侧的一片开阔平地上,先后仅用了三四个小时,日寇一个骑兵连即被消灭。宛平县青白口、田庄一带,早在1920年代中期就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至30年代初期,建立了中共宛平县委。当卫立煌部在髽鬏山与日军激战时,中共临时县委发动群众抬担架、筹军需、送给养。当时斋堂川各村成为卫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