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炜采写的邓大姐回忆长征的文章原件。(赵炜提供)
邓颖超和周总理理在一起。(赵炜提供照片)
邓颖超同志也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一员。谈起长征的事,邓颖超同志讲了她所经历过的事实和个人的感受。但她非常谦虚地说:“我虽然是长征过来的,可是不能算长征时的红军女战士。真正的女战士是像康克清、李坚贞等同志那样。当时,她们都在连队当指导员。而我那时重病在身,属于休养连的修养员,没有什么供你们可写的。”
长征是中国革命和世界历史上早有定评的一段历史,这种伟大的革命行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到。能走过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没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就不可能走过来。虽然邓颖超同志再三说不要写她参加长征的事,但她还是长征过来的老前辈,这篇文章是根据她以前的回忆整理出来的。
邓颖超同志在长征前,而且从小身体素质就差,加上参加革命后工作劳累,缺乏营养,长征开始,她的肺结核病复发,日益严重。当时,缺少药品,她的病得不到治疗,发展到大吐血。长征开始时,她向组织上要求留在江西根据地,一方面养病,一方面作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免得给组织和同志增加负担。但组织决定让她跟队伍走,她只好服从。从当时的形势看,邓颖超同志留在江西也会被敌人抓去,因为她走后,她母亲就被抓走了。邓颖超同志经常讲她是幸存者。
长征时,邓颖超同志属于第一方面军。一方面军有十万人,其中有三十名女同志。从江西出发,经过湖南到广西、贵州……等地。前面有敌军阻拦,后面有敌军追赶,头顶上常有敌机轰炸,还要通过天险要道,悬崖峭壁,雪山草地。队伍日夜行军,忍饥忍渴,人疲马乏,并要跟敌人作战,一路上部队减员很厉害。虽然这样,任何困难都没有把他们难住、吓倒。相反,他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进。
长征中除了作战外,最大困难是粮食问题。不论是经过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首先得解决吃的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要作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宣传红军的政策。长征所经过的地区大部分是汉族地区,也有苗、瑶、壮、彝、藏、回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长期受国民党和军阀的歧视与压迫,再加上奸、淫、烧、杀和掠夺,使他们对汉族军队非常仇视,还不能区别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同于其他中国军队,不了解红军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当红军进入贵州、广西边界的苗族地区时,群众家家跑光,都躲到山上去了。他们把粮食带走,就连做饭的锅、春米的石蹍也搬走了。红军到了那里,一无粮食,二无做饭用具,好容易才找到一些谷子。大家整日行军,到晚上宿营时,尽管很疲乏,但仍鼓着劲把谷子用两块木板或两块砖头磨成米,煮饭吃。虽然不能吃饱,但是感到特别香甜。离开之前,按市价把吃掉的粮食折合成钱,留在群众的家里。这是红军的纪律。
长征队伍进入四川西北部藏族地区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粮食更加困难,只好尽力寻找各种能吃的东西。挖野菜、吃死马肉,煮皮带等。到藏族最大的村子——毛儿盖时,那里的青稞麦田很多。青稞麦是当地人的主食,但尚未成熟。红军为了继续战斗,解决吃的困难,不得已决定割藏族尚未成熟的青稞麦,然后在田里插上木牌子,写上割麦子的数量,请他们拿它向后面的部队要钱,或者作为将来向红军算帐的证据。情况麦的吃法是先将未成熟的青稞用火烤干,再用木板或砖头搓去壳,脱出麦粒,著者吃。大家干得起劲,分成若干份儿,看谁干得多、干得快,还搞竞赛,不少伤病员也都参加,干得挺有趣味。这也是一种新生活的尝试。由于青稞麦无法磨成面粉,吃下去不消化,整粒青稞再拉出来,很多人得了肠胃病。
红军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非常注意他们的风俗习惯,如到了回族地区,大家注意不要讲“猪”字。一方面宣传红军的政策,一方面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相信红军。
长征到了贵州紫云县时,要爬一个很高的山,队伍走得很慢,许许多多的人在山脚下等了很久。邓颖超同志觉得等着不是办法,就同马伕说,让他们拉着马一齐走。突然敌机来轰炸,她躲在上坡上小树林里。当敌机走了,他们出来时,看到有的担架留有被子弹打穿的痕迹,修养连有十几位同志受伤和死亡。当邓颖超同志走到这些同志面前时,她想到毛主席讲的,踏着先烈们的鲜血,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前进,想到这里她得到很大的鼓舞。
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险,来到地势险恶的大渡河安顺场时,蒋介石曾说,毛泽东、朱德是石达开第二。意思是:清朝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军的一个将领翼王石达开和他的部属,即在此被清军歼灭;现在红军到此亦难以逃脱。但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无坚不摧的勇士,面对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红一军团部队的十七勇士夺得了一条船,强渡了天险大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