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一次过草地。队伍里,有一个叫桑吉悦希的小伙子。他就是后来被毛泽东取名为天宝的人。
这个胆子颇大的少年,没有和父母亲商量,就自作主张,穿上一套不太合身的半新不旧的军装,加入红军。他懂一点藏文,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批藏族战士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藏族党员之一。
过草地之前,除了为红军筹集粮草,打土豪,分田地,桑吉悦希还是一个“野菜宣传员”。他经常拿着各种野菜,四处建议:这个可以吃,那个不能吃。
有时,他会去当翻译和向导。但他只懂一点汉话,实际上自己还得要别人帮着翻译。他过去没有出过远门,不熟悉路,也当不了向导,只是跟着老同志们走。
多年后,他向女儿天波讲述过草地的艰难:大队人马连夜行军,他经常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一边走,就一边拉着前边战友的腰带,后面的人又拉着他的……一队人马走得摇摇晃晃。但这片茫茫草原,他和战友们硬是用两条腿丈量了出来。
路上,桑吉悦希还尝试着在背包上写汉字。后面的人看着他学,他则看着前面的学。“他的这点汉文,就是在长征路上开始学的。”休息的时候还要考试,考不及格,要挨批评的。
直到长征胜利后的1937年,桑吉悦希才有了汉语名字———天宝。这可是毛主席给他取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在定边县创办中共中央党校,其中专门成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班,大部分是经过长征的彝族、藏族、羌族同志,桑吉悦希被任命为班长。
据资料记载,那时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经常来党校讲课。少数民族班的大多数同志文化低,不少人连汉话也说不好,学校就专门给他们开“小灶”,找文化高的学员给他们辅导。
一次,毛主席讲完课后,问桑吉悦希叫什么名字。得到回答后,主席又问:“桑吉悦希是什么意思?听说藏族的名字都很有讲究。”桑吉悦希解释说:“桑吉”是佛祖的意思,“悦希”是宝贝的意思。主席兴致很好,想了想说:“长征时我到过你们的家乡,那里的藏胞对长征的胜利是有贡献的。汉族有句古话,叫物华天宝,也就是和你那个‘桑吉’差不多。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
“天宝”这个名字就在中央党校和延安传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