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勇结婚20多年,很少走出过大山。今天,她头也不回地走上这条要账还债的山路。
然而,她并不知道,要账讨钱有多难。她找这边,这边就往那边支;找那边,那边就往这边支。她差不多把本溪下面的村镇都跑遍了,却所获无几。
有时候要账遭了白眼,她一路眼泪止不住地淌。快到家时,就在路边的小河沟洗洗。因为公公婆婆还在大门口盼着呢,咋也得装个笑脸。
欠自个儿的要不回来,欠别人的必须得还。真是死死不起,活活不起。武秀君担心自个儿没准儿哪天扛不住了,还债的承诺无法兑现,就给两个儿子留下遗嘱:“如果妈妈不在人世了,你们一定要把咱家欠的钱全都还上。”
靠要债来还债是指望不上了,得想办法赚钱才行。听说装修行当来钱快,武秀君便安排好家里,一个人来到本溪,在路边竖起一个小牌子,写上“油漆工”几个字揽活儿。赵勇生前的生意伙伴也主动把一些活儿交给她。
就这样,武秀君起早贪黑往返在山路上,带着农民工搞装修、刷外墙涂料,挣来的钱除了维持生活都用来还债。
正在上中学的小儿子看着身心交瘁的妈妈,心里十分难受。他悄悄把伙食费省下来,却把自个儿饿晕了。武秀君匆匆赶来,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存折说,“里边有308块钱,给俺留8块钱就够了,那300块钱全取出来拿去还债吧。”
见儿子这么懂事儿,武秀君擦干眼泪,在账本的扉页写下两句话:天黑总会亮,做人当自强。没有过不去的河,闯不过去的关!
山路弯弯,铭记着一份光荣
2005年12月14日,是赵勇去世3周年祭日。山路上都是前去祭奠的车,家中屋里屋外挤满了上千人。他们是冲着武秀君的诚信为人来的。
2003年1月,武秀君终于要回第一笔欠款50万元,她立即走进信用社的大门,替赵勇还信誉贷款。信誉贷款利息很低,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贷,人家相信赵勇,她不能让人家吃亏。
信用社主任接过还贷资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们认定这是笔追不回的死贷,只好决定把债务分摊到内部人员身上,有的5万元,有的10万元,把窟窿给堵上。今儿这事,哪曾想啊!
武秀君挣到的钱还没焐热,就还给了农民工。赵勇说过,他们挣钱不容易,咱得有良心。可是,这些农民工来自四面八方,不好联系了。武秀君通过一些熟人,辗转把工钱连同利息送到他们手里。农民工感激涕零,夸武秀君“吐唾沫砸坑,比爷们还爷们!”
一些债主见武秀君孤儿寡母的,主动放弃了债权,武秀君却要一直找到他们还上钱为止。账本上写有:兰发子,欠红砖款54900元。没有联系方式和地址,本人也一直未上门讨要过。
武秀君几次三番地打听,最终在一个小山沟里找到他。因当时没钱,武秀君只还了他4000多块钱的零头,2005年又还了他2万块钱的整数。
2006年腊月二十八,武秀君给兰发子打电话,通知他剩下的3万块钱准备好了。兰发子说,“过年往外拿钱会漏财。俺不去了。”武秀君说,“俺家没这个讲究,你快过来拿吧。”兰发子说,“哪有像你这样追着还债的,往后要是有啥难处尽管吱声,俺就是你亲哥了。”
5年间,武秀君一笔一笔还清了数百笔欠款,共235万元。每还一笔,武秀君就给丈夫写一封信,那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武秀君说:“等把剩下的35万元欠款都还上,俺要写一封长长的信放到丈夫的坟前,告诉他,俺为你完成了信守承诺的遗愿,你就好好安息吧。”
山以青为贵,人以诚为贵。武秀君沉甸甸的故事感动了中国,她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沐着山野浓重的秋意,武秀君又踏上不知往返过多少次的山路,这次她走进了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