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家中生活困苦,十几岁就外出做学徒工,后来投奔到冯玉祥部队当兵,在旧西北军十几年,从士兵逐级晋升到师长。
1931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高树勋率部参加,差一点当了俘虏。
1933年5月,高树勋与吉鸿昌一起,奔赴张家口,协助冯玉祥将军组织冀察民众抗日同盟军。这支部队在长城内外抗击日寇,连克数城,威震中外。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高树勋集中河北民团近万人,在大名进行整编,组成河北暂编第一师,不久,奉命改编为国民党暂编第九师,后又改为新编第六师,与日寇周旋作战。
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高树勋仿照八路军的样子建设部队,士气大振。彭德怀、萧华、杨得志、朱瑞、解方等都会见过高树勋,八路军的作风和战略战术也让高树勋非常赞佩。在部队驻守鲁南、滨海地区休整待命期间,高树勋很注重部队素质的提高。他仿照八路军的政治工作方法,招收青年学生入伍。然后从部队抽调数十名对政治工作感兴趣的初级军官,组成了一个训练班,由政治部主持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问题》、《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等文章。
二
后来,高树勋的新六师被改编为国民党十军团第八军,高树勋任军长,受大汉奸石友三的节制。石友三,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石友三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拉上关系,借助日本势力,勾结失意的军人政客,组织队伍在冀东活动,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
石友三与日伪军勾结,其部属十分不满。师长米文和、张雨亭等不愿当汉奸,准备伺机除去石友三。高树勋因不愿进攻八路军,石友三便挑动日军袭击高部。这样,石、高之间的矛盾就进一步加深了。石友三第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及总参议毕广垣,利用这些矛盾,与高树勋策划,寻机杀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1940年11月,石友三与日方开始商谈投降条件。臧伯风、毕广垣、高树勋等感到形势紧迫,决心赶快下手。他们请出原西北军将领、时任鲁西行署主任兼游击主任的孙良诚,由他出面请石友三到高树勋部面谈,说是要消除两人的隔阂。石友三见是老长官出面邀请,便表示同意。
12月1日,石友三率一连骑兵随孙良诚到高树勋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不一会儿,一勤务兵入内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相请。”高树勋即离室而去。突然,4名卫兵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孙良诚这时才知受了利用,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独自离去。当天夜里,高树勋命士兵将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三
日军见石友三被除,便集中优势兵力向高树勋部进攻。高树勋的部队在八路军的援助下,才艰难地生存下来。高树勋在敌后坚持抗战整整5年,给国民党带回了三十九集团军两个军的兵力。当时蒋介石要他到重庆晋见,他走后没几天,汤恩伯就挖走了他的六十九军。不久,蒋介石又派胡伯翰任新八军军长,夺了他的军权。更让高树勋想不到的是,他在重庆晋见蒋介石时,蒋介石竟差一点让戴笠把他扣起来。以后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愤愤不平:他要求发给三十九集团军三百万元开垦费,蒋介石让他去找何应钦,何应钦只是一推了之,而同样是总司令的胡宗南一要就是三千万,十倍于他所要之数,蒋介石却并未驳回;1945年国民党六全大会圈定中央委员时,全国的总司令,仅高树勋一人未被圈定当选,让高树勋倍感难堪。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此时高树勋率部驻扎在伏牛山麓南召一带。他接到的命令是“原地驻防待命”,限制他的受降权。但高树勋急欲北进,想造成已行进在北上途中的既成事实,迫使蒋介石承认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