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航(1907年—1937年11月21日),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通化(今属吉林)人。
早年经历
1920年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被选派赴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毕业后又授军士军衔前往南锡的法国陆军航空队第23驱逐团见习。1927年1月,高志航学成回国,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后,经一起学习飞行的老友邢铲非介绍前往国民党军政属所属的航空队任职。由于飞行事故,未能参加1932年1月28日爆发的一二八事变。为了继续飞行,他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高级班受训,后留校任教官。但由于其为东北军出身而不受重视遭到排挤,军衔由少校降为上尉。后由于在一次航空表演中的出色表现使得航校同意提拔其出任第8队队长,开始执教中央航校驱逐机班学员。
1934年春,高志航晋升为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辖21、22、23中队。1935年,高志航被派至意大利考察航空1年。后在飞行表演中表现出众,墨索里尼看过后说过,“这样技术的飞行员在意大利也是数一数二的。”
归国后,高志航担任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协助总队长毛邦初工作,在南昌集训驱逐机部队所有飞行员。培养出如,刘粹刚、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郑少愚、乐以琴、罗英德等优秀飞行员。
战斗经历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爆发。为防止日军突破连云港陷中原,下武汉、切断中方后方资源及退路,空军第四大队于七月中旬由原驻地江西南昌秘密进驻河南周家口机场待命昼夜随时备战。由于淞沪会战爆发,13日中午大队接到航委会命令,全队紧急转场华东,以杭州笕桥机场为前进基地。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后,于8月14日空战中首开纪录,击落日机1架。此役共击落敌机6架,中国空军无一损失,取得空战大捷。“8月14日”遂被定为国民党空军节。在此后的数日空战中,又击落敌机数架,无一次空还。后又两次夜间空中伏击,重创日本空军。因屡建奇功,被晋升为空军上校驱逐司令,直辖3个驱逐大队,并兼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第四航空大队亦被命名为“志航大队”。
14日当天早饭后,大队长高志航飞南京开会,行前指示空军第21中队队长李桂丹率21、22、23各中队按命令提前行动。下午,在经过冒雨、穿云,克服恶劣气象条件的长途飞行后,4大队21、23中队先行达到笕桥机场,高志航大队长也从南京直接飞抵笕桥。而此刻正好收到最新日机进袭情报,敌大型轰炸机若干向笕桥方向而来,高志航立刻前往起飞线前,以喊话、手势命令正在降落的21、23中队队员赶快再次起飞,利用最后一点余油拦截日机。高志航立刻驾机起飞,击落日机一架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日机。在十多分钟的空战中,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全大队击落日机六架,而中国方面无一伤亡。当晚日本广播称“十八架飞机中,有十三架失去联络”。此事轰动全国,从此高志航与战友刘粹刚(后牺牲)、李桂丹(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机互撞时牺牲)、乐以琴并称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此后的1939年9月,国民政府正式下令每年8月14日为空军节。
8月15日晨,日本海军航空队第2航空战队派出多批34架飞机从“加贺”号航母上起飞袭向杭州。高志航击落日长机一架,共击落日机两架,后左臂中弹返回机场。杭州各界得知后,纷纷前往广慈医院慰问,时任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特汇来一万元大洋,并专电褒奖,责令送相对安全的汉口治疗。出院后,晋升为空军驱逐机上校司令兼第四大队大队长,专责南京防空任务,指挥三、四、五大队。10月,日机入侵南京,高志航率机迎击,击落日机一架。中国空军在南京上空击落17架日机损失两架飞机。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至周家口。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11月21日,周家口机场接到报告,有11架飞机向该机场飞来。他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机,刚进入机舱既被日军战机投下的炮弹炸中而殉国,时年30岁。同时殉国的还有4大队军械长冯干卿、到机场送饭的伙夫郭万泰。
生后评价
高志航殉国后国民政府,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主持在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举行追悼会,国民政府特追授其少将军衔。
中华民国空军将位于台湾台东县的空军基地命名为“志航基地”。
1993年7月18日,张学良为高志航题词:“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2002年8月14日,“八·一四”空战大捷65周年纪念日,高志航烈士纪念馆(高志航故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通化市政府、北京航空联谊会等单位主持下开幕。
高志航(1907―1937)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通化人。1924年在奉天(沈阳)中法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8月,被选送法国莫拉若高等航空学校学习,为此改名为志航。后转入法国伊斯特陆军航空战斗学校学习飞行。1926年回国,被任命为东北航空处少校(陆军衔)驾驶员。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因机械故障折断右腿,术后右腿短了1厘米,被称为“瘸子飞行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向东北军司令部请战不允,遂偷赴北平向空军司令张焕相请战,又不允,乃愤而去职赴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宣传运动。1932年 ,经同学介绍到杭州笕桥空军总校。在一次有英、德、意等国飞行员参加的空中表演中,因技术高超受蒋介石赏识,蒋即将己“窗天”号座机送其作为奖励。不久,相继升任航校驱逐机队队长、航空第六队队长。1935年9月,奉命赴意大利购买飞机,曾拒绝意方重贿,转去美国购回霍克式驱逐机100架。同年晋升为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后,于8月14日空战中首开纪录,击落日机1架。此役共击落敌机6架,中国空军无一损失,取得空战大捷。“8月14日”遂被定为国民党空军节。在此后的数日空战中,又击落敌机数架,无一次空还。后又两次夜间空中伏击,重创日本空军。因屡建奇功,被晋升为空军上校驱逐司令,直辖3个驱逐大队,并兼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第四航空大队亦被命名为“志航大队”。1937年10月,在周家口机场驻防时,因机场警报不灵,遭日军轰炸机偷袭,于座机中壮烈殉国。时年30岁。后其灵柩被送到湖北宜昌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