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赴后继,80年一脉相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人民军队的“军魂”,早已流淌在了共和国军人的红色血液之中。
旗 帜
党的旗帜就是军队的旗帜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6个紧握的拳头齐齐举起:
“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破旧的小阁楼里响起洪亮的宣誓声。
“这小小的一幕,拉开的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变。”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
“南昌起义部队打出的还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旗号。”徐焰说,秋收起义时,在毛泽东的主张下,诞生了我军的第一面军旗――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
红色为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共产党的领导;星内镶镰刀斧头,表示工农联盟……这就是我军的第一面军旗。
“第一面军旗,就突出了军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军队是工农子弟兵的性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李春祥研究员说,然而,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还缺乏领导和指挥军队的经验。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后,两个月就从起义时的2万人减员至不足2000人。紧急关头,共产党人朱德和陈毅挺身而出,整顿部队,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秋收起义部队在向长沙进攻途中受挫后,9月29日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此时,部队已由起义时的5000余人减员至不足1000人。
“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走不’,‘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毛泽东亲自发展的6名党员之一、后来的开国中将赖毅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 “三湾改编”。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说,三湾改编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开端,“支部建在连上”更是一个重大创造,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一项根本制度。
从长征到抗战,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949年初,在设计新的军旗时,毛泽东明确指示:军旗上要有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007年7月3日,解放军新式军服发放仪式在北京军区举行,全军换发07式军服工作正式开始。
“从1949年到2007年,我军军服几经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那标志着党的领导的五角星。”徐占权说。
道 路
党的方向就是军队的方向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将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方向就是军队的方向,这一历史使命迅速成为三军将士的共同追求。
每当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适时给人民军队提出新的历史使命,指明新的前进方向。徐焰说,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所领导近百场大大小小的起义,都曾一度遭遇挫折。
1927年9月19日晚,毛泽东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工农革命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另图发展。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开始。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理解这一战略转变的意义。李春祥说,当时,由旧军队、工农组织起来的部队仍保有诸多旧军队的特点,比如部队只管打仗的思想。鉴于此,毛泽东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执行“三大任务”,为中国共产党、为红军赢得了人民的拥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