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对李子芳抱有极大幻想,授意国民党少将、三战区情报室专员、上饶集中营特务头子张超“好好照顾”李子芳,不惜利用各种手段促使“转变立场”。在一段时间内,张超软硬兼施,打着老乡的幌子(张超是福建同安人),允许李子芳下棋、讲故事等“自由活动”,不时打敲边鼓,奉劝“悔过”写声明,答应给予加官晋级。李子芳软硬不吃、针锋相对,保持忠诚的本色。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敌人改变花样,让“学者名流”、特务总教官肖芬上演“理论战”,同样被李子芳驳得落荒而逃。
在这里,李子芳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同志们进行联络。他告诉战友,“我们要展开另一种战斗了,我们绝不屈服,不是坚持到胜利,就是战斗到牺牲”“事情并未了结,我们还活着,坚持气节,坚持斗争”。随后,在李子芳的领导下,石底监狱组织成立地下秘密党支部,李子芳被推选担任支部书记。党支部认真总结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套狱中斗争方针与策略,提出了“坚持革命气节,反对屈膝投降;团结就是力量,斗争才有出路”的口号。后来,这里成为上饶集中营狱中斗争的领导核心。
面对复杂、恶劣的狱中环境,李子芳利用各种场合和形式,用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和古今中外名人的诗词、文章,及时对战友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大家对这种特殊的战斗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在斗争中求生存。
他要求没有暴露身份的同志继续隐蔽自己的身份,已暴露身份的同志要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他积极着手组织越狱斗争,说“不是越狱出去,就是准备就义”。在他的领导下,石底监狱组织了一次越狱斗争,徐锦树、廖振文、胡崇德三人在越狱时因天黑下雨,逃出虎口后失去联系,后被敌人发现,徐在搏斗中英勇牺牲,廖、胡二人也被抓回。此后,在李子芳的带领下或指示下,关押在一起的战友,一次又一次挫败敌人的诱降、逼降的阴谋诡计,在狱中组织抗工、绝食、越狱、暴动等斗争。
1942年4月,上饶集中营转移前夕,顽固派向石底监狱伸出了血腥的黑手,李子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