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红军叶琳(右)。(记者 雷伟东 摄)
老红军档案
叶琳,1918年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33年参加革命加入红四方面军,次年跟随队伍向西转移,在长征途中,担任过医护、炊事、洗衣等工作任务。1937年到延安,在中央医院从事医护工作。建国后,叶琳调到兰州军区工作,后来到西安工作,定居至今。
16岁参军闹革命
叶琳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一个叫做“恩各嘴”的地方。1932年10月,14岁的叶琳第一次见到了红军。两个月后,红军在通江县境内的两河口击溃了驻扎在此的国民党部队,建立了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当年12月26日,红四方面军总部抵达通江县城,通江成为红军西行所占领的第一座县城。
“当时家里赤贫如洗,没有一亩一分田地,全家经常没有吃的。父母实在被逼无奈,在我12岁起,就被卖到外乡给人当了童养媳。”叶琳嫁的童养丈夫家里也很贫苦。1933年,叶琳19岁的“丈夫”参加了红军,3个月后牺牲在前线,尸体没有运回家,就被埋在通江县城。不久,婆婆让叶琳回娘家。15岁的叶琳走到离家不远的镇子上,看见有红军战士在招兵,宣讲“参加红军,为穷人谋利益”的宗旨。叶琳报了名。因为岁数小怕人家不收,她故意把岁数多报了1岁。
提起参军的动机,叶琳说,那时候只是想能够参军有饭吃,因为自己家里穷,而婆家的经济状况也不好,自己既然离开了婆家,再回娘家的话,对娘家也是个负担,所以干脆参军。
两过雪山穿越草地
1934年的一天,叶琳所在部队离开通江,前后都是国民党的部队,红军边打边走,艰难行进。“当时我们的武器是土枪土炮,战士伤亡很大,我自告奋勇地做起了护理工作。”叶琳回忆道。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共同北上。但左路军到达阿坝后,张国焘另立“中央”,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后在南下中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不得不两过大雪山,再次回到川北。
两次过雪山的经历给叶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难翻越的是位于四川甘孜、阿坝和雅安三地交界处的夹金山,海拔4900多米,气候恶劣多变,不少人被饿死、冻死。刚下皑皑雪山,部队又要穿越空气稀薄的松潘草地。叶琳记得很清楚,穿越大草地用了40天的时间。地上根本就没有路,只能顺前人走过后倒下的草继续前进,不少战士走着走着,就坐在了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死神一次次与叶琳擦肩而过。过完大草地进入甘肃后,有一天晚上,在一座山顶叶琳不慎摔倒扭伤了脚,她一路爬行到了山下,已经找不到所在的部队。孤身一人的叶琳含泪爬行,有时候跪着走,裤子很快就磨出了两个窟窿。10多天后叶琳终于看见了部队就在面前,战友们也惊喜地大叫:“叶琳,十多天了,以为你死了,原来你还活着!”她们拥抱在一起,哭了个昏天黑地。
1936年12月,叶琳和战友们到达甘肃庆阳,叶琳患上了严重的伤寒病,高烧不止,昏迷两天两夜后终于苏醒。“幸亏当时已经到了庆阳,如果我在长征路上得病,大概就没命了。”说起这一段经历,老人非常庆幸。
四世同堂安度晚年
1937年,部队把叶琳送到延安,在一所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书。
1940年,叶琳与刘晓峰结婚。建国后,他们一同调到兰州军区工作。后来丈夫担任西安一家军工厂的军代表,她作为家属跟随来到西安。 现在的叶琳,住在西安市安东街的一个家属院里,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
老人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西安工作。如今家里四世同堂,最大的重孙17岁,今年就要上大学了。每到周末,子女和孙子辈们都会来看望老人,这也是叶琳最幸福的时刻。叶琳跟58岁的小儿子刘建华一起生活,小儿媳妇田彩民给了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叶琳老人有两个爱好,一是每天要至少出门两三次,逛公园看城墙;另外就是每天用卡拉OK音乐伴奏,唱革命歌曲。在我们的“鼓动”下,老人拿起话筒倾情献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我们谋幸福……”记者注意到,虽然电视屏幕里播放的是另外一首歌曲,但老太太依然唱得深情悠扬,节奏铿锵。“这调子,我闭着眼睛都会唱,不用伴奏……”叶琳老人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