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赵银德
赵银德当年抢救出来的珍贵图片:1942年端午节时,冀东部队在喜峰口抗击敌人。
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解放军画报》创刊60周年主题展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他就是曾冒着枪林弹雨抢救我党我军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的八路军老战士赵银德。
赵银德,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1942年7月入伍,同年入党,在晋察冀画报社当铅印工,1943年任沙飞警卫员,1945年任晋察冀画报社印刷物资采购员,后调入华北军区印刷厂,195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87岁高龄的赵银德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坐在轮椅上,对展墙上的每张照片都看得非常仔细、认真、专注。在《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图片前,老人长久停留,用手指着画面上的人物:“这是沙飞,这是石少华,都是我的老领导、好领导,沙主任不但是领导,还亲自保管、整理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我军图片资料管理工作的奠基人,没有他的严格要求和亲力亲为,就没有今天这么多军事图片资料……”
望着这一幅幅珍贵而又熟悉的图片,老人非常激动,思绪万千,向在场的人们讲述了他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图片资料的真实故事: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问世,用真实的新闻图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宣传动员一切力量把日寇赶出中国去。强大的舆论宣传,在晋察冀边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军民群情激昂、义愤填膺,抗日洪流如排山倒海般势不可挡。时任军区宣传部长的潘自力同志评价画报社只有“百余人的队伍,但起到的作用却相当于一个兵团”。因此晋察冀画报社成了日本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发誓一定要将画报社这个强大的舆论阵地彻底消灭。
1943年12月9日,日军获悉画报社刚刚转移至柏崖村,趁我们立足未稳之机,动用一个团的兵力对画报社驻地发起突然袭击。天刚蒙蒙亮,日军向村里发起了进攻,班长杨国治出去换岗,听到枪声立即唤醒熟睡中的同志们突围。我和沙飞主任住在一个房间,沙主任视图片资料为生命,不管走到哪里,装有珍贵照片和底片资料的4个牛皮袋一直带在身边。听到呼唤声和枪声,我们非常镇定,在漆黑的房间内,用手摸到了装有照片和底片的牛皮袋,每人背上两袋就冲了出去。此时,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村里的主要街道,我们刚冲出院外就被日本鬼子冲散了。沙主任背着两个沉重的牛皮袋上气不接下气地奔跑,正好碰到石印工人李明,李明说:“沙主任您身体不好,我年轻,你把资料袋交给我吧,请您放心,只要我活着,保证把图片资料背出去。”李明从沙飞身上夺下沉甸甸的牛皮袋,背上后就消失在人群中。由于身负重物,行动迟缓,没跑多远,就被鬼子追上后残忍地枪杀了,两袋图片资料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和沙主任失散后,我背着两袋图片资料,随着人群向村西北一条山沟快速奔跑。突围的人群在沟底跑,鬼子在山梁上居高临下,用步枪、机枪、小炮疯狂地向人群射击,子弹呼啸着从人们头上飞过,炮弹不断地在人群中爆炸,有的战友负伤了,有的战友牺牲了。为了能够轻装突围,同志们除武器和文件外,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扔了。天还没有大亮,路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积雪,掩盖着坑坑洼洼的路面,背着20多公斤重的资料,不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几次跌倒后又爬起来,沙主任“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的叮嘱一直回响在我的耳畔。我咬紧牙关,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珍贵的图片资料保存下来,不辜负沙主任的期望,即使做不到人在底片在,最坏也要做到人亡底片在。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着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是背着沉重的袋子怎么也跑不快,眼看鬼子就要追上来了,我灵机一动,看到路边有一个被雨水冲成的土坑,就迅速将两袋资料放进坑里,在路边捡了几块石板盖在上边,又用杂草伪装好,确认没有破绽后,我顿觉一身轻松。听到南面枪声非常密集,我就朝北边山坡上跑去,快到山顶时突然发现上边也有鬼子,就赶紧掉头向左边的斜坡跑去,不料前边出现了高约6米的陡峭山坡,无奈之下,纵身一跃跳了下去。虽然摆脱了鬼子的追踪,但是我的右脚踝严重受伤。我拖着受伤的腿慢慢在山上爬行,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蔽了起来。大约上午10点多钟,鬼子离开了山沟,我忍着剧痛,拖着肿得像个紫茄子一样的右脚艰难地向隐藏资料的地方走去。看到一路上被鬼子杀害的战友和村民的遗体我悲愤交加,但当我拨开杂草,掀开石板,看到两个牛皮袋安然无恙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我完成了沙主任交待的“人在底片在”的任务。激动、自豪、痛苦、悲伤、孤独、无奈,错综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