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纵成立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四纵、九纵和三十八军共同组成一个作战集团,对外称“陈谢集团”,渡河南征,策应刘邓。
自1947年8月17日起,九纵所部先后沿沁阳、济源、王屋、邵原一线向黄河北岸渡河点开进,随陈谢集团抢渡黄河天险。23日,全纵队2万余人马全部从官阳、李河沟、西富三渡口顺利渡过黄河,同时随军南下的还有博爱、沁阳、温县、武陟等太行区所属县的地方干部和支前民工1万余人。
九纵渡河后,即同集团大部队会合,主力随陈谢截断陇海铁路,东逼洛阳、郑州,西叩潼关,东西往返机动作战,沿伏牛山两侧展开,而后大军挥师南下,与四纵向豫西沿平汉路两侧进击。至11月底,共歼敌5万余人,建立39个县的民主政权,完成在豫陕鄂地区的战略展开。翌年初,投入剿匪斗争,3、4月,会同四纵等部攻克洛阳,歼敌2万余人,俘敌206师师长。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重建中原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九纵改称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部队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决定,第九纵队于河南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十五军转战豫、皖、鄂、闽、赣、粤、桂、云、贵、川、康等11个省,由纵队成立时的2万余人发展壮大到5万余人。1951年3月,第十五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十五军与兄弟部队一道,坚守阵地43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把美军牢牢钉在上甘岭前,不但打得骄横的侵略者只好在谈判桌前低下头来,而且也成就了志愿军“英雄部队”的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