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铎,1904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28个春秋。由于他在苏联工作期间的杰出贡献和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光辉战绩,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苏联卫国战争勋章及三枚奖章。1953年回国后,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1983年因脑溢血不幸逝世。
1918年春,唐铎从一师附小毕业后,由新民学会会员陈绍休老师介绍,来到蔡和森组织的青少年学生参加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由于他们在法国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10月13日,被法国当局以“过激分子”,“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等罪名,将唐铎等一批人强行遣送回国。
唐铎回国之后,辗转来到了广州。他先去找到了他的同乡谭延闿,谭写了一封信,将唐铎介绍给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唐铎带了介绍信,很快拜会了杨局长。他先呈上谭延闿的介绍信,又说明了他的来意。杨仙逸听完之后,高兴地鼓励唐铎说:“你从上海奔来广州,投到孙中山先生的旗帜之下,是个有志气的青年。我非常欢迎你来学习航空技术。”杨仙逸还对唐铎说:“现时,在航空局属下,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要学习飞行,可到这个厂里先当实习生。不久,将要开办一所飞机学校,那时,你再去学习飞行。”
1923年春,唐铎进入飞机制造厂,当了一名实习生。唐铎到飞机制造厂不久,杨仙逸在大沙头与飞行人员合作,用从国外购买来的部件及设备,自行装备配置成了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那天,唐铎亲眼看到孙中山与宋庆龄前来参加试飞仪式。那架飞机有两个座位,起飞之前,孙中山大声问道:“在场的诸君,谁愿登机试飞?”可是全场肃静,无人应答。在孙先生环视众人一圈后,突然站在他身旁的宋庆龄女士,出人意料地向前走了几步,面对着孙先生,沉静而又坚定地说:“我愿意。”孙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飞行员黄光锐走上前去,给宋庆龄戴上飞行帽和眼镜。宋庆龄端庄地走上飞机,坐进座舱,在众目注视之下,乘飞机起飞了。当飞机安全着陆后,大家像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热烈地鼓掌,庆祝试飞成功。这次试飞仪式的场景,留给唐铎以极深刻的印象。
1924年9月间,孙中山的大元帅府决定成立一所军事飞机学校,培养军事航空人才。校址就在广州大沙头飞机制造厂附近。因为这所学校规模小,存在时间短,只招收过两期学员,所以,很少为世人所知。但它确实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创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摇篮。第一期学员共有10人,包括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刘六、冯旬等,还有王勋(又名王叔铭,后任台湾国民党空军司令),还包括从飞机制造厂选派来的3名实习生,唐铎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5年夏末,唐铎毕业在即,这时,学校的党代表、中共党员刘云,告诉了他一个喜讯: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已决定选派唐铎等几名毕业生去苏联继续深造。8月底,在刘云和苏联顾问李靡的带领下,唐铎等一行6人,乘坐俄国商船,又越过西伯利亚,奔向莫斯科。
1929年8月,唐铎从第三飞行学校和空中侦察学校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驻防在斯摩棱斯克的苏联空军第六旅第十八航空飞行大队,当了一名中尉飞行员。他到部队报到时,受到大队首长和同志们的异乎寻常的热烈欢迎。
苏德战争开始不久,当时担任强击机部队中队长职务的唐铎,接受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是攻击敌人的野战机场。他带领4架强击机超低空出航,在大约16公里的距离上最先看到敌野战机场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的远方。4架飞机加大油门增速,突然冲进敌机场,做了准备投弹的急跃升动作以后,整个机群就向目标扑去,敌人的“梅塞施米特”式歼击机,“容克”式轰炸机,“汉舍尔”式飞机,汽油加油车,一齐在他们的前下方露了面。他们分别对准目标俯冲投下炸弹。霎时间,爆炸、烈火、浓烟笼罩了敌人占领的野战机场。几十架敌机被炸毁,唐铎中队由此在部队中引起了上上下下的注目。
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协同作战,解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战斗打响了。唐铎所在的强击机团接受了突击阻碍己方主攻部队前进方向上的敌坦克集群,以保障地面部队顺利向前推进。身为副团长的唐铎率领三个大队24架伊尔—10强击机,以大队纵队跟进的团编队队形,大机群超低空出航。当机群抵达第聂伯河上空时,遭遇德空军8架“梅塞施米特”式歼击机的阻击,唐铎指挥机群紧缩队形,严密组织对空火力,且战且进,使敌人的企图不但未能得逞,还被击落了两架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