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4日星期日 兰考 晴
我来到了兰考——一个有着深刻内涵,与一段历史、一个人、一种精神紧密相联的地方
这是一趟由北京开往郑州的列车,我将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下车,受编辑部的派遣,去探访那里的新闻旧事,这就是河南省兰考县。
兰考,对于我这个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我们在学生时代都读过著名记者穆青等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但我们从记事起又远离了那个年代。为此,我重读了那篇在新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长篇通讯,观看了电影《焦裕禄》,为的是逐渐走近兰考,走近焦裕禄。
下午6时,汽笛一声长鸣,列车把我送进了兰考站。穆青在通讯中这样描写距今45年前的那个冬天:“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4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站台上早不见衣衫褴褛、争相逃荒的灾民,迎接我的除了中共兰考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继平和他的同事们朴实的笑脸、亲切的乡音外,更有那崭新的车站和霓虹闪烁的品牌店、大卖场以及县城的万家灯火。
当天,我住进了县城宾馆,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拿来了县志等文字材料,还搬来了录像机,放映音像资料,这让我尽快走进了上个世纪60年代那个艰苦岁月:如今50岁上下的人都会记得焦裕禄这个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字,他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带领兰考人民与盐碱、内涝、风沙当时危害人民生存的“三害”搏斗,最后牺牲在岗位上,他战天斗地的精神、朴实务实的风格、亲民爱民的品格经《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后,触动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敏感的神经,感动了全中国的人,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毛主席的好学生”,著名播音员齐越在播送报道时,泣不成声,数次中断播音;报道发出后,因为前往兰考的人员太多,铁道部要求陇海线上所有经过兰考的列车必须停车,以满足大家参观学习的需要。
2月5日星期一 兰考 雨
与那个曾经感动中国、今后永远不能忘记的人隔着时间的河岸“相识对话”
今天我怀着一个晚辈真诚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焦裕禄陵园,敬献了花圈。陵园坐落在黄河故道的河滩上,当时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如今“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出自郭沫若《水调歌头·赞焦裕禄》)我望着陵园墓碑上老书记那清瘦坚毅的面庞,耳畔又回响起他临终前的叮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如今,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树已经枝繁叶茂,大树参天,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焦桐”,正在“焦桐”下晒太阳的当地村民、60多岁的魏善民回想起老书记和村民一起劳动的情景,还是往事历历:焦书记总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和农民一起点种栽苗,最爱和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村民攀谈,请教治沙的经验。后来,兰考县采用的“扎针(种泡桐)贴膏药(翻淤泥铺沙丘)”的治沙工作法就来自群众的智慧。魏大爷告诉我:“焦书记最先带领群众栽种的这泡桐最服兰考的水土,不仅容易成活能治沙,还能制家具,做乐器。”如今用兰考泡桐制作的家具和乐器因为不易变形和音质优美早已漂洋过海,远销日本、东南亚,成为兰考县的两大支柱产业。兰考人眼下盘算的是:开拓欧洲市场,把家具厂、乐器厂办到海外去。泡桐树的传奇经历,被媒体形象地概括为:“一棵树,一个产业,一种精神。”前人栽树,后人受惠,兰考后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最先带领群众种树治沙的老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