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重,但仍带重伤坚持工作。1930年5月,张子清在永新县与世长辞,时年仅28岁。当战友把这个消息带给他的妻子时,他的妻子坚决认为自己的丈夫没有死,一等就是20多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妻子和女儿辗转到了武汉,因为年龄的缘故,老人一直想回井冈山寻亲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2003年,当女儿告诉老人井冈山来人了解父亲的相关事迹时,老人含了几十年的泪水不禁倾盆而出,和女儿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黄老师高声的说,“他们为什么能够在那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坚持革命道路?他们为什么能够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取革命的胜利?他们靠得是什么?答案就是:坚定的信念!”
此时,台下的学员已经泣不成声。
集体反思,我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
实地的接触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思想占据着他们的大脑,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井冈山精神?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践行井冈山精神?三班的学员们为此自发召开了一次班会。
蔡志鹏同学第一个发言。他说,“井冈山让我重拾人生理想,我们的思想不能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带头提高自己的要求,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孟博同学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有没有确立过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什么,确立之后又是否坚持了?特别是在学习了井冈山精神之后,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否需要修正?”他还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更具有意义。
吴迪同学举了爷爷的例子来说明信念的伟大力量。她的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奔赴前线,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退伍回来后,国家每年补助300元钱。在她们家人看来,这是很少的,但爷爷一点怨言都没有。爷爷说,“连命都不在乎了,还在乎这点钱。”吴迪觉得,“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因为他们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何雪冰同学把对理想信念的理解总结为,“我们在临终的时候能不能拍着胸脯说,我这一生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更多的同学对如何在发扬井冈山精神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付相博同学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肖雄同学则认为,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与后来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勇闯新路”的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发扬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来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刘冠甲同学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青年。把青年教育好、培养好对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他还建议井冈山等革命老区以本地为中心,积极整合周边资源,促成革命老区由红色旅游中心向红色文化中心转型。
孙世强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鲜血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那么我们首先加倍珍惜,接下来则是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当最后一名同学发言结束时,同学们忘我的讨论让这次班会格外延长了半个小时。直到时钟指向了晚间十点,同学们才肯散场离去。学员黄冠群说,“我特别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这样交流起来我们更有收获,对于井冈山精神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转瞬间就要离开井冈山了,这让二班的学员李天辉有许多不舍。虽然来时的问题已经解决,也该回去了,但她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篇热土。临行前,他和所有的同学在井冈山火车站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