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了解到《已亥杂诗》是他辞官南归后在这里完成的。之前对他诗词的了解仅限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出自《已亥杂诗》为人所熟知的名句。而龚自珍的诗,对《已亥杂诗》外的部分,后人习惯称之为“编年诗”。 “编年诗”和“已亥杂诗”一样,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战斗的社会批判精神。现代大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也很喜欢龚自珍的诗,鲁迅的散文、杂文和旧体诗,在气质和风格上与他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批判精神和讽刺艺术上,受其影响尤为明显。现在我们读到龚自珍的诗文,仍可以感受到诗中巨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龚自珍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替上升,封建社会开始崩溃。在他二十八岁到四十七岁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中,龚自珍走进官场,在腐败、黑暗的宦海里孤身奋斗,鼓吹“更法”“改图”。在国势衰败,社会危机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近代知识份子最早觉醒,他们勇敢地站出来揭批时弊,呼吁改革变法。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文化、科技,适当模仿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以改革中国旧制,抗击侵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龚自珍便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
在经济上他也提出了各种理论。鸦片战争前夕,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1830年以前,他主张的“重农抑商”,保护自然经济,限制货币交换,提倡以物易物,主张让商人“退而役南亩”,“弃商经农”等思想相比,他的经济思想有了明显的改变,他提倡“食货并重”,经营经济作物,倡导雇工剥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以抵制外国经济侵略,这个显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尽管龚自珍主观上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自觉,但在他生活的时代,他积极提倡发展带有商品生产性质的“蚕木棉之利”,客观上就是为了新的社会生产力呼吁,是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
通过这次实践——参观龚自珍纪念馆,阅读关于龚自珍的书籍,我们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系统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加深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得了解龚自珍的“剑气箫心”对中国近代史变革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到闭馆时间了,才发现太阳已经高悬头顶。轻掩上门我们带着满腔的感慨和激动,走下台阶。
参考文献:陈钟管 新贤 璋培林《龚自珍研究》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