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游记>>正文
特稿:杭州西湖博物馆之心的体会(组图)
2011-04-27 17:23:38
作者:浙江工商大学 土管10乙 黄婷、应三赛、吴鑫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前言

    我们小组成员:黄婷,应三赛,吴鑫婷,我们于2011年3月26日参观了位于杭州市南山路89号的西湖博物馆。这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此次之行,我们不仅欣赏了杭州西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而且对杭州的历史特别是西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益匪浅。那么本文将着重介绍杭州尤其是西湖的发展变化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接下来你所阅读的,则是浓缩的西湖山水,走进它,你就在阅读西湖。
 
    正文

    阳光明媚,天很蓝,不时得吹过一阵阵混着花香的微风。我们小组的成员踏着轻松而又愉快的步伐,走过长长的阶梯,来到了博物馆的正大门,通过安检,一丝凉意扑面而来,不是很冷,但却令人很舒服。刚进入之时,我们发现人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来参观的人,每一位都十分的认真,有些人在拍照留念,有的人在和同伴讨论,有些人则独自观赏那些文物标本之类。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小组成员决定分别行动,对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西湖的发展历史,品味美文美诗。

     杭州西湖博物馆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作为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可谓匠心独运,卓尔不群。西湖博物馆位于南山路西侧,钱王祠以南,西部紧邻西湖,占地面积23889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8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地上面积为2000平方米左右。

    西湖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是西湖展示中心、西湖旅游服务中心、西湖学研究中心、西湖图书馆,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西湖文献图书馆,成为研究西湖的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我们先游览的地下层,设置了主展厅、游客服务中心、文献资料中心、设备用房和文物库房,然后游览了地上层,有展厅、西湖文化研究中心。

    在博物馆大厅展出的主要是一些标本,在我们看来每一件东西都非常的好看,不光有这些,还有一些古钱币的展出,十分的精致。大厅里还展现了西湖全景图和一些名人的画像,在此我们还看到了关于西湖历史的重要文献与史册。

    西湖是一本精致的书,每一页都附丽着动人的传说,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令人难以释卷,永久回味。2600年前的先秦至西汉时期,泻湖形成,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秦设钱塘县,位置在西湖附近,杭州从此开始了作为城市的历史。25-200年的东汉时期,地方官华信筑海防大塘,使江湖彻底分离。湖中有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三个天然岛屿。随着杭州一代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南朝陈祯明元年(587)置钱塘郡。唐代的德宗时期(779-850年),杭州刺史李沁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供杭州城居民灌溉和引用,使杭城和西湖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立了连续至今的人湖互动的关系。自此,杭城的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治理。唐贞观年间(7世纪),钱塘县迁至濒西湖,由此,西湖三面环山,东岸临城的历史空间环境初具雏形。唐中后期(9-10世纪),西湖景观已初具规模,灵隐天竺,孤山,凤凰山一带的寺庙和园林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胜迹。到了吴越钱氏政权(907-978)时,建都杭州。第一位国王在位期间,设“撩湖兵”千人,专事浚湖,为疏浚西湖最早的专职人员。经过吴越国五代君主的勤勉治理,都城杭州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曾三次扩筑杭城,使其西城墙与西湖东岸紧密契合,城湖关系为后来朝代所承继。北宋时期(公元10-12世纪),杭州历任官员均着力组织开浚西湖,西湖景观此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苏轼任杭州太守时,对西湖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疏浚,并利用浚挖的泥在湖上修筑了以条长堤,堤上建六桥,遍植桃柳,后世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南宋(公元12-13世纪)定都临安(杭州),西湖景观随着都城的繁荣而臻于鼎盛,大量宅园,佛寺临湖而建,与西湖山水构成了大型而丰富的山水园林景观。南宋时期,西湖多次得到疏浚,是杭城居民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水源,成为百万生灵命脉之所系。1247年,临安知府开浚西湖,奖疏浚所得淤泥筑成长堤,作为去灵隐,天竺的通路,人称“赵公堤”。元代(公元13-14世纪),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安抚司。游牧民族对杭州的统治,为西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灵隐飞来峰一带开凿了一批藏传佛教式样的石刻雕像,堪称我国南方石刻雕像艺术的瑰宝,为这一时期西湖景观发展的最重要事件。明代(公元14-17世纪),明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唐宋文化复兴倾向,西湖再次受到文人画家的关注,对西湖景观的设计营造和文化内涵闸释活动逐渐兴起。明正德三年(1508年),杭州郡守杨孟瑛主持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修整苏堤和白堤。他仿苏东坡做法以湖泥在西湖西而修筑长堤,人称“杨公堤”堤上也设六桥,称里六桥。明万历四年(1579)湖心亭“喜清阁”修建,开启了西湖湖中岛屿景观营造的先河。明万历十七年(1587),修整白堤,在宋代涵碧桥遗址架木桥,改为锦带桥。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钱塘县令杨万里在放生池北继筑外堤,修建了著名的“田”字形格局的水上园林“小瀛洲”。清代(公元17-20世纪),在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游览西湖下,西湖及周围寺庙得到全面的疏浚及修葺,景观达到全盛,影响力空前深远。不仅影响了中国皇家造园艺的发展,也对东南亚地区造园艺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雍正年间(1723-1735),浙江巡抚再次大规模疏浚西湖,在保护了西湖风光的同时,还注重名声景点的修建,增修“西湖十八景”并编撰《西湖志》。清嘉庆十四年(1809),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将淤泥在小瀛洲北堆成孤岛,“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最终形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瞻仰龚自珍纪念馆心得体会——从剑气箫心中观近代变革(组图)
·下一篇:特稿:瞻仰浙江博物馆、章太炎纪念馆有感—领悟近代浙江之巨变、感受百年华夏之沧桑(组图)
·特稿: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特稿: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李栋: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特稿: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特稿:杭州西湖博物馆之旅(组图)
·特稿:杭州西湖博物馆之旅(组图)
·陈伟龙、张华、陶晓峰、张艺哲:杭州西湖博物馆之旅(组图)
·特稿:杭州西湖博物馆之旅(组图)
·特稿: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特稿:瞻仰杭州西湖博物馆心得体会(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马云龙:军民一致筑造钢铁长城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