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我省和全国许多媒体都报道了太行山里的一个小村———元坊,它作为新时期农村改天换地的典型,曾经激励过远远近近、许许多多农村的干部群众以及城市里各行各业的人们。
“元坊”,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化身。今天,平山全县正在新形势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山区建设,所到之处,常常听到的仍然是“学习元坊”。
今天的元坊村到底怎么样了呢?不久前我同本报“经济生活周刊”部的几位年轻记者一道,到元坊去了一趟。我们请党支部、村委会干部讲讲近些年的变化。他们如数家珍地说起元坊由当年的造地修田、改变最基本生产条件到如今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洋槐“盖帽”,板栗“围腰”,坡脚苹果梨桃,田间地头带花椒————经济作物带来满山生财;当年栽下的毛白杨已经高大成材;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帮助下,“元坊苹果”已经打到全国乃至国外,仅此一项,2001年收入就是100万元。
他们特别告诉我们:元坊事业的开创者、当年的党支部书记(现任平山县农委主任)韩二秃有“四多”的名言:“多操心,多流汗,多吃亏,多奉献。”元坊几届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没有忘记、始终坚持着这样的“规矩”。他们继续带领群众扑下身子苦干,近年又修建了两个小水库、3座塘坝、两座扬水站、18个蓄水池,8500亩山地中的7000亩已经得到了治理。他们下定决心要把元坊的穷山恶水在自己手里全部改过来!
“四多”,还有比这更平凡朴实的语言吗?这里没有惊人之说,没有高深理论。然而正是这语言中“艰苦奋斗”的内核,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元坊人的业绩。
这就是说:一方面元坊人没有止步,他们随着时代的脚步,同市场、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新的业绩;同时他们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元旦前夕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的谈话,他说:“入世就意味着我们加入了永不落幕的经济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工作!”
——此话形象而深刻,朴素而又振聋发聩。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在相当一些人看来,如果再提“艰苦奋斗”似乎就很可笑了。这种思想和精神状态之所以要不得,在于两条:其一,今天的物质财富之丰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成千成万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长期“艰苦奋斗”得来的;其二,历史不会停步,生活还要前进,物质财富还要丰富,我们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困难还很多,离开“艰苦奋斗”,就一定没有前途!
正因为如此,元坊精神不会过时。
我从元坊干部群众手上的厚厚老茧,从元坊十多年走过的漫漫长路,从元坊人辛勤培育出来的一草一木,从元坊治理得一年比一年好的山山水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脊梁”在此。这些扎根于最基层的干部和普通百姓间的“咬定青山不放松”、“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能够移山填海,而且足以万古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