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访延安,感受最深的是其绿的基色。
“一场老黄风,从春刮到冬”、“山连山来峁连峁,三山五岭不见苗”,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长期生态脆弱的写照。7年前,延安在全国率先退耕还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新延安”。此举被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按照生物演替的规律,要实现延安山川秀美,至少需要上百年。
短短几年间,延安人以韧性书写自豪,许多去“朝圣”的游客,最先却是为延安的绿所打动。昔日秃秃的荒山披上绿衣,只在雨季流淌泥沙的沟河泛起了清波,过去难觅踪影的白鹳、黑鹳、白天鹅、秃鹫翔于蓝天,狐狸、黄羊、金钱豹出没山林。
数字也许更有说服力。至2005年底,延安市共退耕还林还草845.06万亩,居全国第一。林草覆盖率达42.9%,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95.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底的20.7%提高到45%。退耕还林最早的吴起县,林草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8.9%提高到现在的49.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4.8%提高到57.3%,各流域内基本实现了“泥水不下山,洪水不出沟”。
愈往深行,绿意愈浓。延安的绿还体现在延安人的观念变化上。
岁初,一条有关延安的新闻令人瞩目:2005年延安市财政总收入107.3亿元,直逼省会西安。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标志着长期经济总量小、基础差的延安市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延安财力的快速积聚,是在延安人“绿色GDP”观念的形成和促进中完成的。穿行于延安的沟沟峁峁,红绿相间的油井不时映入眼帘,石油工业已成为延安经济和财政的重要支柱。令人称道的是,延安的决策者超越了来自石油的“黑色诱惑”,着力于包括特色农业在内的“绿色GDP”。如今,延安果、菜、牧三大主导产业已进入成熟期,去年全市林果总面积达344.7万亩,苹果面积、产量、质量全省第一。洛川,党史上著名的洛川会议召开地,现今农民家家有果园,成为陕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县。
科学发展观如今已经融入延安的山川。黄河沿岸、白于山区是延安市自然条件最差、农民收入最低的两个贫困带,近3年来,延安投入5亿元用于解决当地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移民搬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十五”期间,延安市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每年都近10亿元。
屈指算来,延安在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创造了6个全省乃至全国第一:给“村官”发工资全国第一;农村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全国第一;实现农民“零负担”全省第一;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幅全省第一;农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全省第一;实现农村低保全省第一。
延安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历史性转变。扎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在梁峁上挥镢头、赶羊群、唱信天游的陕北风情,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循环经济如今成了延安百姓的身边事,5万多户农民家家完成了改圈改厕,做饭、照明用上了沼气,过去的生活陋习随之而去。
党中央曾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的延安,如今城市规模大了,高楼多了,道路宽了。过去一进延安城远远就能看到宝塔山,现在高楼建多了,要从楼缝里慢慢寻找宝塔山。“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如果说,绿色代表着生命与希望,那么,要给变化着的延安寻一种基色,最好是也只能是这生机勃勃的绿了!
生机盎然的绿意中,永不褪色的是延安精神。
让延安精神常青,是延安人牵挂的话题。用市委书记李希的话来说:延安精神,是延安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也是历史给予延安人民的珍贵馈赠,用延安精神促延安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延安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光荣与责任。
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红色圣地,又酝酿着新的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