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熠熠生辉,总有一些精神历久弥新。9月2日,由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精心雕琢,编导摆莲英倾心策划,摄影摄像师荆一龙、任奕雪匠心拍摄的抗日战争主题微电影《跨越时空的对话》顺利杀青,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献上了一份饱含深情与敬意的厚礼。
创意开篇:架起今昔对话之桥
这部微电影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角、细腻而真挚的情感,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搭建起一座今人与抗战先辈心灵沟通的桥梁。片头巧妙地选取抗战时期的历史影视画面作为背景,抛出一个直击灵魂的深刻疑问:“如果真有机会再见到曾经的战友、牵挂的亲人,还有那些只在历史里仰望的抗战英雄,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这一问题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观众记忆的大门,将大家带入那段波澜壮阔却又沉重悲壮的历史岁月,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正片叙事:三幕场景感人至深
正片部分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感人场景,层层递进地展开叙事,每一个场景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温暖而动人的光芒。
《念友》:老兵的孤独与欣慰
在《念友》场景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静静地坐在安静的院子里,阳光洒在他身上,却难掩岁月的沧桑。他与记忆中牺牲的战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老兵用浓重的方言缓缓诉说着台儿庄战役的艰苦卓绝,回忆起子弹打光后,与战友背靠背用刺刀坚守豁口的热血过往,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生死与共的岁月。他还动情地讲述着自己被战友从死人堆里救出的幸运,眼中闪烁着感激与怀念的光芒。当老兵欣慰又沉重地说出“这些年啊,我替你们看了,咱国家强大喽,只可惜,你们看不到了”,画面定格在老兵孤独的背影上,字幕“这盛世,如他们所愿,可他们,却成了故事里的人”缓缓浮现,令人动容,不禁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和英雄的伟大。
《念父》:父亲的承诺与遗憾
《念父》场景里,一位中年人缓缓翻开家庭相册,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思念,他与照片中已故的父亲展开了一场温情脉脉的对话。父亲“声音”温和,仿佛就在耳边,讲述着当年前线阵地星星的明亮,那是一种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的眷恋。而中年人则回忆起父亲承诺胜利后带自己去天安门看五星红旗却再也没机会实现的遗憾,眼中闪烁着泪光。画面中,中年人独自坐在草坪上望着远方,字幕“那句‘等我回来’,成了留给家的最后一句话。他和千千万万个‘他’一起,把黑暗挡在了身前,才让这万家灯火,能亮到今天”道尽了抗战英雄们为国家和家庭做出的巨大牺牲,让人深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念英雄》:孩童的敬意与传承
《念英雄》场景则充满了童真与敬意。操场上,一个小女孩与书页上八路军战士的照片展开了一场纯真的对话。战士坦言面对鬼子坦克时的恐惧,但看到乡亲们受苦后心中只剩愤怒,这种从恐惧到坚定的转变,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小女孩将最喜欢的卡通英雄贴纸送给战士,天真地说:“你们是英雄、是最勇敢的人。”战士灿烂的笑容与慢慢隐去的身影,以及字幕“那些最勇敢的少年,永远停在了最好的年纪,却让后来的每一代人,都能安稳地长大”,传递出对抗战英雄深深的崇敬与感恩,也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感恩致谢:多方支持共铸佳作
此次微电影拍摄得到了众多单位的大力支持,这些支持如同坚实的基石,为微电影的成功拍摄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我们特别鸣谢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老兵故事馆(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新疆银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银兔饮服职业学校,以及乌鲁木齐老兵公益服务队志愿者、新疆老兵守护人慕容虎啸等单位及个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付出,这部微电影才能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庄重结尾:致敬历史铭记英雄
片尾,黑幕上缓缓出现“谨以此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字幕,为这部充满情感与敬意的微电影画上了庄重而深沉的句号。这部微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顾,对英雄的无限缅怀,对和平的珍视与守护。相信这部微电影播出后,将引发广大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深刻回忆和对英雄们的无限缅怀,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