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瑞,1914年9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乐区麻河岗大阎家湾村,后搬至商城县乐区桃树岭腰塘(今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牌坊村)一户贫苦农家。192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夏节起义爆发,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年仅15岁的陈先瑞经担任商城县一区五乡六村苏维埃主席的父亲陈传卓的说情,参加了红军,担任红32师第97团团长萧方的勤务员。
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被迫撤出鄂豫皖边区,踏上了西征川陕的艰难征程。1933年10月,鄂豫皖苏区的战斗形势愈发严峻,红25军遭受重创。为了重振军威,组织上重建红25军,陈先瑞编入“特务第四大队”手枪团,担任一分队中队长。在这支新生的队伍中,他遇到了军长徐海东——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将领。
徐海东打起仗来总是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奋不顾身,被人称为“徐老虎”。战斗中陈先瑞总喜欢跟着他。
在转战皖西的途中,部队面临着物资短缺的严峻考验。为了保障给养,1934年5月6日,徐海东率部攻进了罗田县城,并在城中意外发现了国民党的一个仓库,藏有大量弹药、粮食和被服,单单银圆就有7000块。战士们见状兴奋不已,连忙动手搬运物资。
然而,心细如发的陈先瑞却敏锐地意识到,敌人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重要的仓库。他立即组织战士们做好防御工作,以防敌人反扑。果然,刚部署完成,国民党第54师郝梦麟部约有一个团的敌人就汹涌而至。陈先瑞心急如焚,冲到徐海东面前,急切地说:“徐军长,快撤吧!敌人快反扑了!”果断一边下令让机枪班死守仓库大门,一边劝说军长徐海东立即撤离。徐海东看着满地的物资,有些不舍:“再搬一些,这些能解决我们不少问题。”
陈先瑞见仓库外的敌人黑压压一片,知道情况紧急,他连忙让战士们架着徐海东就走。然而,刚走出大门,敌人就到了眼前。陈先瑞知道不甩开这些敌人,他们很难冲出包围。他灵机一动,将大把银元撒到地上。敌人见钱眼开,纷纷弯腰捡钱,早已忘了徐海东一行人。就这样,战士们趁机护着徐海东冲了出去。
这一仗,陈先瑞因立下大功,被任命为224团1营政委。多年后,徐海东和陈先瑞谈及罗田战斗,仍对陈先瑞感激不尽,“罗田那次抢国民党军的东西,多亏你派机枪班把住了大门,要不,我和那些搬运物资的人都完蛋啰。”
1955年将军授勋,徐海东被授予开国大将,陈先瑞被授予开国中将。中将救大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战争史上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