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一行在全国文明村的上杭县中都镇都康村学习交流。从左起;松源镇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何胜超、中都镇都康村老书记叶和英、中都镇都康村老书记叶玉梅、广州市荔湾区驻松源镇第二期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爱兵。王继伟拍。
2025年4月24日,梅州市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代表副会长王继伟、广州市荔湾区驻松源镇第二期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爱兵、松源镇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何胜超等梅县区老区代表一行,到闽粤毗邻革命老区上杭县下都镇、中都镇部分村沟通协调学习调研。
闽粤边陲毗邻的福建省革命老区永定区洪山镇尚径村,廖成美将军、抗日战争时期,在松源六甲中学读书,并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的廖超北故居——承蔭楼;参观洪山镇尚迳村爱心企业家捐建,房间宽敞明亮及配置电梯、老人的学习与活动设施等各功能现代齐全,且长期捐资公益运营的长者大楼的长者食堂——宜善楼。广州市荔湾区驻松源镇第二期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爱兵参观后感慨万千说,广州市荔湾区机关食堂与街道社区都无这高等级,整洁上档次的长者食堂。

接着上杭县下都镇和睦村,闽粤毗邻的砂睦镇村,在村委书记陈凤英,下都镇驻砂睦村领导镇委副书记廖金荣和砂睦村委书记郑浩兴及相关村委,沟通闽粤耸魁塔红色交通线和睦村与梅县区松源镇,连接二省革命老区剩余共近1公里,宽3.5米的断头泥土路段,严重影响到闽粤边民众红色旅游与生产生活边贸交流的安全出行,急切硬底化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沟通协调与交流。

梅县通往中央苏区经济血脉顺畅的闽粤秘密红色交通线线路图。
梅县松源在闽粤地理位置特殊,因水陆交通发达,是闽西、赣南往粤东的交通枢纽,南洋、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梅县松口→松源的坳下港航运终点,因坳下村前的口缺峰大峽谷阻挡着水道,船不能再前往松源圩镇或更远的上游靠岸。所以,水路航运终点只在口缺峰峽谷前面的松源坳下港口简易码头起岸,附近的仓储、餐厅、旅馆、赌博馆、烟馆等齐全,闽粤赣边各地商贾如云。时从旱路转发往闽西、赣南瑞金,各地输送物资的民众肩挑大军,以蚂蚁搬家法,盐上粮下,布上糖下往返,夜以继日,源源不断,分散奔走在各条山丛叠嶂小道的秘密交通线路上,经济一派繁荣,松源是通往中央苏区闽西、江西瑞金物资最繁华的商品分散交易主要集市。
闽粤红色交通线水路部分:
南洋、上海—→香港—→汕头—→丰顺留隍葛布—→大埔、五华、梅县—→松口官坪—→仙溪—→桃尧诰上—→显潮—→麻坝—→珠玉坑—→松源三门井—→车上坪—→渡船桥—→坳下港口码头。
闽粤耸魁塔红色交通线旱路部分:
广东梅县松源坳下—→桥下街—→赖屋—→五星—→金星—→良伞屶—→福建上杭下都虾公畲—→下都禾石迳(和睦村)—→砂睦—→吉安—→旧寨(新寨)—→南蛇渡—→上杭城关—→长汀城关—→瑞金城关。 广东梅县松源坳下—→桥下街—→五星—→金星—→石子屶—→天落堂—→耸魁塔—→福建上杭下都砂睦—→中都—→上都—→三层岭—→上杭城关—→长汀城关—→瑞金城关。

上图;闽粤耸魁塔红色交通线下都镇和睦村与松源镇金星村,连接二省革命老区深山剩余的断头泥土路段。
下午后到闽粤毗邻的砂睦镇村,在村委书记郑浩兴的引导和介绍下,调研红色交通线与红色旧址、遗址的保护利用,村特色农产品砂睦团茶的生产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展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参观整洁上档次的长者楼、长者食堂。

梅县区老区代表一行在豪康村委书记薛赠生、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管理员薛顺荣等陪同下,参观下都镇豪康村王涛支队史迹展。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览位于下都镇豪康村原大礼堂内,占地580平方米。展区由“反共摩擦、绝境反击”“王涛支队、临危受命”“反顽自卫、驰骋闽粤”“燎原发展、解放劲旅”,结束语五个部分组成。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底,王涛任中共南方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王涛、张子芳、儿子张桂生(王继涛)一家三人到达闽西特委驻地龙岩后田村,不足1周岁的儿子王继涛托龙岩西陂条围村一位可靠的农妇陈仁珠家里抚养照料。当时,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20日,发生了“闽西事变”,国民党大举进攻龙岩、永定、上杭等革命根据地,企图一举扑灭中共在闽西的革命组织,大肆捕杀我党干部和革命群众,气焰十分嚣张,当时,特委所掌握的武装力量还不到100人,要同几十倍于我的敌人作战,王涛眼看形势严峻,将特委机关转移到深山密林中隐蔽起来。9月20晚,由于叛徒告密并领着顽军潜伏在特委驻地附近。次日拂晓,正当王涛在草坪上为战士上军事课,做瞄准示范动作时,敌人突然偷袭发起攻击,朝着他疯狂射击,王涛来不及躲避,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44年10月25日,根据中共闽粤赣边委的指示,以王涛烈士名字命名的王涛支队在上杭县下都镇三益村、永定县边境的梅镇乡的楮树坪成立,全队49人都是共产党员,刘永生任支队长,范元辉为政委,巫先科为副支队长,陈仲平为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壮大,从王涛支队、发展为闽西支队、闽南支队、粤东支队、闽粤赣边纵队,人数由原来的49位共产党人的基础上,迅猛发展到3000多人。王涛支队的这49位都是闽粤赣边区各级党政与边纵各支队主要领导和骨干,1949年1月,王涛支队最终壮大到2.1万多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歼敌3.3万多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粤东、闽西南、潮汕的广大地区,全境解放38个市县,在38个市县中闽粤赣边纵队独立作战解放与和平接收共31个市县,且还派员参与广州解放。有力地支持了福建、广东两省的解放战争,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嘉奖和表扬。
王涛支队是闽粤赣边区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革命斗争武装力量的鼻祖。

参观上杭县都康村。豪康村是叶帅祖居地,2015年以来,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都康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村庄;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风文明示范村”。

都康村深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宗祠文化、孝道文化、客家文化等内涵,盘活闲置资源,整合提升都康村原有文化广场、长者食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设施,形成了都康村文化会客厅“1+N”“有形”物理文化新空间。“1”即“一个主体”,是以祥和书院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大本营”“N”即多个配套设施——叶帅祖祠、叶帅纪念园、文化广场、仁德孝道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七彩书画苑、音韵传习所、稻香研学基地,围绕“礼乐诗书、书香都康”主题,充分利用“有形”物理文化空间,提升“无形”宣传思想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以“文、旅、学、研”为一体的都康模式“乡村文化会客厅”,被列为上杭县文明实践示范村。

梅县区老区代表一行,到闽西毗邻部分镇村参观学习及调研,值得我地借鉴,收获满满。一行得到所到镇、村党政领导的热情接待,在此表示万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