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有一处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地方 —— 安徽金寨。这片土地承载着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其红色文化资源宛如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矗立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
一、金寨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红色历史渊源
金寨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且光辉的红色历史底蕴。
早在 1920 年 10 月,金寨县燕子河的燕溪小学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犹如一颗革命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播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蒋光慈、詹谷堂等一批进步人士相继投身党组织,成为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1924 年 8 月,詹谷堂在金寨汤家汇的笔架山农校建立起全县第一个党组织,自此,金寨革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先后爆发的黄麻、立夏节、六霍三次大规模武装起义,金寨便是立夏节和六霍两大起义的爆发地。1929 年 5 月 6 日,农历立夏节夜晚,打入丁家埠民团任教练的周维炯凭借着机智勇敢,利用过节时机,巧妙安排,里应外合灌醉了民团队长,成功夺取敌人枪支,立夏节起义首战告捷。随后,吴家店、斑竹园、南溪等十几个暴动点也纷纷取得胜利,革命的火焰迅速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5 月 9 日,各路起义队伍会师在金寨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 11 军第 32 师,这也是金寨境内成立的第一支主力红军队伍,为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在立夏节起义的鼓舞下,1929 年 5 月至年底,在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下,金寨东部原属六安、霍山、霍邱三县的南庄畈、燕子河、白塔畈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霍起义。1930 年 1 月 20 日,六霍起义队伍在金寨流波疃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 11 军第 33 师。在鄂豫皖边区最初组建的三支红军队伍中,红 32、33 师两个师均在金寨境内组建,由此可见金寨在红军创建史上的重要地位,是鄂豫皖边区红军的主要创始地。
此后,金寨见证了众多红军队伍的组建与发展。例如 1930 年 2 月,党中央将红 31 师、32 师、33 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1 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这标志着红军力量的进一步整合与壮大。1930 年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红 1 军与红 15 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 4 军,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31 年 10 月 25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 25 军军部及第 73 师在金寨麻埠成立,这支队伍在后续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 年 11 月 7 日,红 4 军和红 25 军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支柱。全国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红四方面军和红 25 军这两支队伍都与金寨有着紧密的渊源,它们或主要从金寨发源,或直接诞生于金寨,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金寨成为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积极组织和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斗争,成为抗击外敌的坚强堡垒。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金寨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这里也成为重要的后方基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波澜壮阔、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金寨革命的红旗在大别山始终不倒,高高飘扬。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为国捐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以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 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大别山精神。这片土地也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比如邬兰亭,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次反 “围剿” 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屡立战功,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金寨儿女的骄傲。还有像毛绍成这样的革命女性,积极配合乡农协领导,参与镇压地主恶霸,后来在负责保存县委机关文件以及传递指示的过程中,因叛徒告密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些英雄人物只是金寨众多革命先辈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彰显了金寨人民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二)红色文化物质载体
金寨拥有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物质载体,它们是那段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实体见证,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
在可移动馆藏革命文物方面,金寨革命博物馆提供了 164 件可移动革命文物,这些文物涵盖票据、手稿、书籍、刊物、武器、纪念章、历史照片、生活用品等丰富多样的类型,每一件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记忆。比如战士卢炳银的两封家书,现在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信封上所盖的赤色邮戳,不仅是革命战争时期赤色邮政事业的见证,更是全国苏区红色邮政机构留下的唯一印记,显得尤为珍贵,它承载着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透过这两封家书,仿佛能看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战士们的家国情怀和英勇无畏。
国家一级文物:战士卢炳银两封家书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更是众多,在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全省 580 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里,金寨就有 165 处,占比达 百分之29,涵盖了各个文保级别。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处,像鄂豫皖革命旧址群 —— 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这里保存着当年革命活动的诸多痕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了重要的历史时刻;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7 处,例如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它庄严肃穆,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成为大别山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的单位,这里安息着无数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烈士,他们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另外还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77 处,分布在金寨的各个角落,共同勾勒出当年革命斗争的生动场景,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金寨革命历史的脉络,让后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安徽金寨:立夏节起义策源地——穿石庙
烈士纪念设施同样是金寨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公布的烈士纪念设施多达 155 处。这些设施时刻提醒着人们,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先烈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每一座纪念碑、每一座烈士陵园,都是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无尽追思,它们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此外,金寨还有各类特色鲜明的红色场馆与红色遗址遗迹。比如汤家汇镇的少共豫东南道委、少共赤南县委遗址,其有着 200 多年的历史,一进三幢格局,共 6 院 26 间,在这里展示了共青团的发展史以及红军医院的发展史,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革命组织建设与医疗保障情况,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还有赤城赤色邮政局旧址,这座平凡不起眼的三间破瓦房,却是全国保存完好的苏维埃时期邮局仅有的两所之一,它下设 7 个支局,在革命时期担负着发行报刊、邮寄信件、传递文件等重要任务,还秘密为 20 多个地下党组织传递信函,为传播革命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它见证了革命时期信息传递的艰难与重要性,也体现了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
像立夏节起义首发地大王庙、大别山红色小镇斑竹园、苏维埃红旅小镇汤家汇等,这些地方经过精心打造,成为了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当年革命斗争的场景,聆听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金寨还整合资金建成了八月桂花遍地开主题广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等,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文化展示的平台,让金寨的红色文化物质载体更加多元且富有内涵,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依托。这些广场和纪念园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金寨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激励当代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源泉。这些丰富而珍贵的资源,承载着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教育,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举办红色文化展览、讲述红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对革命先辈们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