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中红网-白鼻:刘伯承元帅与中印反击战(图)
作者:白鼻
浏览次数:
2024-07-25 13:19:5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59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成立了战略小组,任命刘伯承为组长,徐向前为副组长。战略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兼任。在担任战略小组组长期间,刘伯承所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参与指导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完成战略布局。在这个战略小组中,刘伯承挂帅,徐向前任副组长。而他的成员中包括粟裕、萧劲光、刘亚楼等等身经百战的将军。那时中央交代给刘帅的任务是负责研究国际战略形势,并把研究结果交给军委以及各个部门。

    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放在一个小组,怎么可能是“编外参谋”?他的意见,怎么可能只是“参考"?在这一特殊的岗位上,刘伯承夙兴夜寐,为国防建设特别是战备工作操劳。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给高层撰写了众多重要的报告。从世界战略形势,到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准备;从武器的研制、铁路的修筑,到战士负荷的减轻,他一系列深思熟虑、远见卓识的建议,无一例外受到特别的重视,直接进入了决策,促进了国防建设特别是战备建设,这也为他参与指挥1962年中印战争埋下了伏笔。

    从刘伯承担任战略小组组长的1959年开始,中印战争就已经在酝酿了。1959年夏秋之际,印度开始不断袭扰侵略占我境,制造流血事件,局势变得紧张。中方一忍再忍,但印度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大幕拉开。

    1962年4月19日,中央常委常会专门研究了中、印问题。毛主席说“看来是需要打一下了。”然后,转对邓小平说"打一下,还是要把你的老搭档请出来。他是西南问题专家…"此后成立了“刘伯承指挥部”(即总部指挥部)和“张国华指挥部”(即前线指挥部)。

    1962年5月,刘伯承作出明确判断:“中印边境的冲突势必发展成为一场相当规模的边境战争。”他认为,“这个仗非打胜不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使我们及早从这个方向腾出手来,对付主要敌人(美苏)"。

    根据西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二野麾下18军进藏的经验,刘伯承最担心的是部队后勤供应和道路问题。他对总后负责人说:“看印度最近的态势,后勤工作要有充分准备。去西藏有康藏、青藏、新藏三条路,康藏路和青藏路战略意义重大。”又说:“后方基地要注意隐蔽,要钻沟,要挖洞,要伪装,防止敌人对我后方基地实施空袭。”

    1962年10月10日至17日,针对印军不断进犯,刘伯承又多次提出具体意见。他要求任务部队要抓紧战前训练,熟悉地形道路,“要用夜行晓袭、出敌不意战术,集中优势,首先击毁敌人的要害(如指挥中枢或主要集团等)”“全部文章要作在‘速战速决’四个字上,切忌力量分散”。

    10月18日至19日,刘伯承专门对新疆部队的作战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如何才能达到彻底、干净、全部歼灭敌人……要想办法把敌人分散开打。我很担心的是啃骨头…..战术不是死的东西,土办法能打胜仗,就是好战术。”

    10月20日,自卫反击作战同时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发起。在东段,实施主要突击的右翼部队,迅速攻克了枪等、卡龙、扯冬等地;左翼助攻部队密切配合,相继攻下沙则、仲昆桥,同时迂回至章多。至当天下午,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

    之后,我军兵分5路,乘胜追击,直取达旺。各地印军仓皇向达旺河以南逃去。昌都、林芝、山南的边防部队,也向当面入侵印军实施反击,先后拔除了呷林公、林卡、拉木多等地印军侵略据点,进占了易古通、哥里西娘等地。

    在西段,新疆边防部队对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的入侵印军实施反击,经1小时激战,全歼守敌。接着又乘胜扩大战果,扫除了班公湖两岸及其以北地区的印军据点。

    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胜利结束。东段,我军越过麦克马洪线,进驻达旺,全歼印军第七旅,俘虏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西段,共清除印军侵略据点37个。[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中方翻译),是1962年对印边境反击战中我军俘虏的最高指挥官,被俘后受到我军优待,每周两条烟、半斤水果糖,还安排到上海旅游,遣返回国后官升两级。战败待遇这么好,他被俘时笑容灿烂也就不奇怪了。

    刘伯承看到第一阶段作战的捷报后,十分高兴。他判断印军不会善罢甘休,仗还会继续打,便抓紧时间阅读资料,对照地图研究战事发展趋向。他打电话给总参,询问参战部队休整情况、当面印军动向、印军反扑可能使用的兵力、战区交通状况、哪些河流能通航等。他要求总参告诉前线部队:“通向前面的道路要急速加修。立即组织专人调查所控制地区内的地形、道路和居民点情况,部队到哪里,哪里的情况就要搞清楚、弄准确,兵要地理的问题不能忽视。这一点搞不好,就等于失去了作战指挥。”

    刘伯承重视地形和道路问题,主要是为了确保运输畅通和后勤补给跟得上。为此,他再次关切地指出:“印军后缩,运输条件比以前好了,而我们运输补给要困难一些,印军可能用空军封锁我们,应预先做好防护准备。”“有些同志往往把后方补给作为第二等工作去处理。其实,打仗首先要考虑到用、吃、穿。”

    他总结了第一阶段反击作战的经验,反复向部队强调:“山地战要避免正面硬顶。有三条经验值得注意:一是只要有道路迂回,即使多走一些路,也在所不惜。二是无路可行,也可以利用山沟(两山脊间的洼地)插进去,一般山地沿山沟运动,最终是能够翻过山梁的。三是顺山背夹背而进,相互策应。沿河流攻击应由两岸并进,不要只顾一面而遇到敌人的侧击。如必须正面攻击时,就要坚持勇猛地打出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就不能有丝毫犹豫。”

    11月中旬,印军果然调集更多的兵力、兵器,准备继续向中国军队进攻,并置重点于中印边境东段。为了遏制我军的正面反攻,印军在西藏山南地区的西山口一带作了前重后轻式的分段部署,形成外线较强、侧后较弱的配置。这个特点一下子让刘伯承抓住了,他指出:“照我看,目前敌人的配置,东段敌人兵力的重点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该敌配置特点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从西北向东南摆成一字长蛇阵对我组织防御。在西山口方向,敌人左翼就是它的肚子,从这里开刀,要比砍背容易些。”

    他要求部队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法来加以对付,说:“分进合击是军事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战法,正面攻未和迁同部法:正面攻击和迂回部队,远距离迂回和近距远历率迁回和近跃离包围迂回的部队,这个方向和那个方向的部队,步兵和炮兵等,都要切实协调一致地动作。”

    关于炮兵的使用,刘伯承给予详尽的指导:“现在炮兵基本上是集中使用的,部署是前轻后重,这多半是由于地形上的关系。集中指挥的炮兵群,要向步兵团、营甚至连,派出通讯班或联络员或代表,步兵可以通过他们对炮兵提出要求,炮兵也可以通过他们指示射击的具体目标。这样既不会误伤自己,也可以有效地支援步兵。总之,山地战步炮如何配合好,协调紧密,要多想些办法,不要再发生误伤。”

    他特别交待部队指挥员:“一是道路,作专门调查,抓好这一点就抓住关键;二是统一的时间,计划都有,要确保其实施,还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影响部队开进和运动的各种因素,事先都要做好仔细的考虑;三是各方向的部队要有独立作战能力。这几点搞好了,分进合击就有把握。”

    刘伯承还考虑到了防空问题,交待要注意两个方面,即防空袭和防空降,“在现有条件下,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些山垭口,如果敌人空降占领,也会引起很大麻烦”。

    刘伯承身在北京,心在前线,几乎把作战部队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想到了,而且提出了一连串切实可行的对策,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发动进攻。11月16日,我军坚决还击,自卫反击作战第二阶段的战斗打响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琬欣:寻根问源:红色名村的历史与现代对话(组图)
·下一篇:陈民安:红军“片仔遭遇战”中的陈天才三兄弟(组图)
·白鼻:刘伯承元帅与中印反击战(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许言:河南郑州:弘扬长征文化 传承长征精神
特稿:河南郑州:弘扬长征文化 传承长征精神
无处安放的前外交部长,今天揭开他身上所有
白鼻:刘伯承元帅与中印反击战(图)
陈民安:谭震林、刘永生留下革命足迹的小村
华野三十四旅勇夺河梢桥
朱志明:迫击炮平射的发明者
“三顶”如鼎
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特稿:谭震林、刘永生留下革命足迹的小村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