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933 年下半年,团中心县委书记谢芳州不幸牺牲,漳州中心县委决定我接任团县委书记。那时组织纪律很严,我服从分配走马上任了。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于1933 年底或1934年初在洋尾溪举办了区以上共青团骨干训练班,把红军游击队中的十四、十五岁小青年调来学习与培养。同时还成立一支小游击队,即少共游击师,有时组织他们打土豪,参加很小规模的游击活动。”这是彭德清将军在“在安南永德与靖和浦边区斗争的回忆”文章里的一段原话。
从彭德清将军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讯息:一是闽南党组织注重对党团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据有关资料记载,期间就培养了林胡鳅起来担任少先队的负责人。随后团骨干培训班还培养了吴珠清、张玉英等一大批骨干干部。吴珠清培训一结束不久即担任靖和浦妇女部长,张玉英后来担任平和县委委员;二是成立少共游击师。由一群十四、五岁的团员、少先队员组成的红军游击队。
说到闽南“少共游击师”,我们还是要先来谈谈中央苏区的“少共国际师”,先来了解一下这支同样由“红小鬼”组成的红军革命队伍。
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4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开始第四次围剿。1933年2月8日,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决战前面党的紧急任务决议》,要求“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全中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5月中旬,红军总政治部向中央提出建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
1933年5月17日,时任中共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王盛荣向少先队发出迅速完成组建“少共国际师”的号召。6月下旬,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部在瑞金召开江西、福建、湘赣、粤赣等省和边区少先队队长联席会议。朱德总司令亲临大会讲话,号召团和少先队的干部、团员和少先队员踊跃参军,用武装上前线的实际行动,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
1933年8月5日,“少共国际师”在博生(今宁都)县跑马场成立。部队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师,首任师长陈光,政委冯文彬(后改任政治部主任)。全师八九千人,后增至11000余人,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部队。9月3日,“少共国际师”在时任师政委萧华的带领下,宣誓出征,开赴前线。
从1933年8月5日成立,到1935年2月10日撤编,“少共国际师”仅存一年半时间,但这支部队经受住了残酷战争的考验,谱写了一段辉煌的战斗历程篇章,也为党和人民军队锻造了一批栋梁之材,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时中央苏区少共(青年团)中央局发出指示信,要求少共江西、福建、闽赣省委抽调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组成3个军区少年先锋团。各地少共(青年团)响应号召,于八月一日前完成规定兵员征集任务,为苏区少共国际师的成立输送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靖和浦苏区“少共游击师”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具体成立的时间,人数多少、规模多大,领导者是谁,后来这支少共游击师是否编入闽南红三团部队?是否有革命的幸存者?这些都有待有关专家去做进一步的考证。
可以确定的是,少共游击师这支小游击队当时驻扎地在三平,会参加一些小规模革命斗争活动,平时都是在千年古刹三平寺内进行军事训练等。
苏区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存在时间不长,闽南少共游击师应该也是一支短暂存在的军事力量。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应该记住这一群为闽南革命、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红小鬼”!他们是值得世人铭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