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酒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新年—2024年春节—来临之际,特写一“酒”文,以示庆祝,并为读者添谈资,增知识。
酒,古今之人均熟悉,多人对其皆痴迷;有人爱上难释手,每每喝醉方停休。为何?
有人说,只觉味美挺爱喝,不顾喝多也有祸。
有人说,喝白酒:促食欲,助消化;提精神,消疲劳;驱内寒,可暖身;舒经血,能醒脑。提醒说:少饮怡情,大酌伤身;合理适量,有利健康;患病戒酒,遵嘱无忧。
以上是从物质上说酒对人生理上富有功能,但还须说酒对人精神也有巨大作用。
酒能治人心理病。有研究者说,人承压时,身体释放激素皮质醇造成紧衡晌逗张感,酒精能减弱皮质醇的作用。压力所产生的某些心理病,可通过少量喝酒给予缓解。这或是酒对人产生的精神作用。
酒能给人快乐。大至国宴,小到家宴或几人聚会宴请的酒局,若无酒,难尽兴。有了酒,人在酒精作用下,内心大门被打开,可说自己想说的话,高兴之下袒露心声,气氛活跃,轻松愉快。
酒能给人“面子”。在酒席上,主人或同事、朋友向你敬酒,你喝得很豪爽,一是给了人“面子”,显得尊重别人;二是凸显自己人格高尚,对人真诚。此时酒是好推手。
酒显待客好风尚。有俗语说,见人给支烟,来客奉上酒。这是好礼节。尤其是逢年过节,出外拜访,好礼加两瓶酒,尽显排场。家里来了客,好饭好菜再有酒,显得主人热情礼意重。主人显厚道,客人受尊重;主客皆欢喜,情谊继世长。
酒能解忧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遇忧愁,往往闷闷不乐。喝酒刺激神经,一时兴奋忘忧愁,或醺醺酒醉入梦乡,忧愁退却。于是自古以来,大文豪、被贬官员不乏以酒消愁之人。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忧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轼“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由此可见酒对人的精神作用。
从物质到精神。酒有那么大“能耐”,何为好酒?现代酒种类繁多,有白酒、黄酒、果酒、啤酒等,人各有所好,什么酒为好,难说清了。古人认为白酒是好酒。古文《蚓氨琐语》说:“古人酒以红恶白美。盖酒红则浊白则清,故谓薄酒为红友。而玉醴正液、琼液琼浆等名皆言白也。梁武帝(南北朝时期南梁皇帝—笔者注)诗云:
‘金杯盛白酒’,正言白酒之美。近来造酒家,以白面为曲,并舂白秫和洁白之水为酒,久酿而成,极其珍重,谓之‘三白酒’,此文古人对酒的评说,已把什么洒是好酒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今日说酒,不能不说李白与酒,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仅是“诗仙”,还是一位“酒星”。晚唐文学家皮日休在《七爱诗》中评价李白说“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人们常称李白为“诗仙”,论足了他在“诗”上的伟大成就,但对他又是“酒星”见文字评论不多,或许人们知之较少,在此笔者说上一二。
有文章说,宋代大文豪苏轼爱酒爱到“痴”的境界,三百多首诗作中,酒出现了九十多次。李白的诗作不仅远远超过苏轼的三百多首,而且诗中酒出现的次数也不止九十多次。李白究竞有多少诗作,笔者没有统计,仅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唐诗一万首》作了个不完全的统计(因为太多,可能有漏)。《唐诗一万首》载李白诗6、7千首,含“酒”的诗131首,标题中有“酒”的20个,加起来,诗中有“酒”151处。这是直接写“酒”的,间接写“洒”的,如与酌、醉、樽、杯、觞、壶、宴等相关的,还有不少,笔者没有统计在内。仅此已足见李白饮酒及其酒诗中的“酒量”之大了。但从其诗酒内容看,大量的是借酒消愁,也不乏放诞纵酒,而且借酒消愁还有自相矛盾之处。试举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以作说明。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李白在这首诗里一连 写了七个“酒”,大谈饮酒乐趣,还为自己饮酒找了充分的根据。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四)》说:“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下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李白在这首诗里一连写了六个“酒”,而且诗意说刚了“穷愁只能以酒消之”。 李白放纵酒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其诗《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垒?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此诗虽然也表现了功名富贵不能长在,但也表现了李白放诞纵酒,及时行乐的颓废生活和思想。
在饮酒消愁方面,李白酒诗表现出了自相矛盾。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是千百年来描写愁绪的名言。李白明知饮酒消悲不可能,但他仍大量饮酒,而且饮酒作诗、作诗饮酒,还劝别人饮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将进酒》就是“劝酒歌”,劝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杯莫停”,而且要“与尔同销万古愁”。既然“举杯消愁愁更愁”,那还怎能“同销万古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