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中红网:关于《毛泽东手迹典藏》发行的公开信(图)
2021-07-28 09:32:23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时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由中国扇子艺术学 会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毛泽东书法研究》编辑杂志社编著 的《毛泽东手迹典藏》丛书全套六卷八册已先行出版印刷了 1000 套用于内部交流活动,并于 6 月 26 日上午,在蚌埠利事环球酒店 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由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 会举办的“全国第二期毛体书法研讨班暨《毛泽东手迹典藏》新 闻发布会”,引起了《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等相关媒体 的热度关注与载转,获得多方面的反响与一致好评。

    为了纪念与感恩毛泽东时期所创导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与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研究与传承毛体书法在特定历史时期 背景下所特有的风范与风格,更是以《毛泽东手迹典藏》为载体, 弘扬毛泽东思想,传承红色基因文化于子孙后代,担当起民族责 任、保家卫国,进一步激励大家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 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尽自己一份力量。

    结合以上初衷,积极响应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崔承顺会长的提 意,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手迹典藏》的可贵之处,激励 人们以弘扬毛泽东思想与传承红色基因文化,由中国扇子艺术学 会扇融分会与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推行与宣传《毛泽东 手迹典藏》的有关活动,比如举办毛体书法研讨笔会、学习班等 活动。

    为了将推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研究专业 委员会将《毛泽东手迹典藏》授权委托由安微润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出版印刷,授权委托四川锦扇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全国唯一发行单 位 。 若 有 需 要 对 接 请 联 系 电 话 028-87515665 , 邮 箱 地 址 : zgszysxhsrfh@163.com

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扇融分会
二 0 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附:《毛泽东手迹典藏》序言 (作序者:张琳 2021 年 3 月于北京)

    序言

    中国书法天长地久,源远流长,它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 艺术。

    当华夏文明还在襁褓时期,作为书法艺术萌芽状态的甲骨文,就在 黄河母亲的摇篮里诞生了。

    千百年来,它虽饱受沧桑,历尽千辛,却继往开来,代有传人,永 远反映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精神风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 意,元明尚态”,已成为名家巨匠和莘莘学子的追求和共识。正是他们 的苦心孤诣和笔歌墨舞,才使中国书法成为民族的骄傲和艺术的瑰宝。

    走进书法的艺术天地,感悟艺术的时代精神,人们会从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的书法艺苑中,看到一枝异彩纷呈,标新立异的花朵在争奇斗 艳,竞相开放。它就是二十世纪被人们称之为超群出众,独树一帜的毛 泽东书法。

    毛泽东书法不同于任何书法,就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的 经典,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蕴含了中国革命的故事, 而且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中期,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就 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蜚声中外。

    在伟人诞生之地。在红军长征之路,在中共历届会址,在红色中国 大地,到处都展示着毛泽东书法的风采和神韵。风景名胜,有毛泽东书 法的摩崖石刻;楼堂馆所,有毛泽东书法的匾牌横额,报刊报头,超群 出众,学府校名,风神独具。毛泽东书法高登碑林铁塔,低入农家小户, 写在宣纸里,写在烟盒上,记忆和传诵在人民心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整个中国大地就是一座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毛泽东书法的百花艺苑。

    据资料介绍,毛泽东的手稿有 40000 多件,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有 9060 件,这无疑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但是,这些资料目前出版的 并不是很多,为了满足人们学习毛泽东书法,欣赏毛泽东墨迹,研究毛 泽东说法艺术的需要,在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 以及《毛泽东书法研究》杂志等单位和领导的支持下,舒明生和柳云峰 先生利用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将这部《毛泽东手迹典藏》编辑成册,并 请我为该书作序。

    我热爱毛泽东,热爱毛泽东书法,更支持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研究和 发展,但作序确实给我出了个“难题”,因为我知道作书难,作序也不 容易,1938 年 3 月,蔡元培受许广平之邀,请他为即将出版的《鲁迅全 集》作序,他虽然欣然应允,但又不能贸然动笔,最后在他认真研读了 原著,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写出了“蕴积既久,非一吐为快”(蔡元 培语)的《序言》。一代名家只能如此,我们更应加强学习和研究,为了 共同的目标和追寻,我有责任有义务将这部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和辛劳, 蕴含着书友的期望与等待的大作推荐给大家。

    新的时代已经到了,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 汇期”①。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编辑出版《毛泽东手 迹典藏》一书。对于缅怀领袖毛泽东,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书法,继承和 弘扬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即将付梓的《毛泽东手迹典 藏》分为六卷,按顺序排列为《题字卷》《题词卷》《自作诗词卷》《书 信卷》《电报文稿卷》《手书古诗词卷》,六卷全书共引用手迹 1600 多 件,其中有 500 多件是新发表的作品,可谓是目前较全面的毛泽东手迹 的版本。

    本书编辑突出特点是确立了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毛泽东书 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 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艺术家,堪称一代伟人,现代书圣。从《典藏》引 用的大量墨迹和评论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书法来自于传统,来自于对艺 术的勤磨苦练,它既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艺术,更是学书做人为人民服务 的艺术。

    本书编辑遵循的原则是墨迹引用毛泽东手书,注释来自国家出版社, 书法理论以名家名作为依据,为了教人不再发出“徒见成功之美,不悟 所至之由”(《书谱语》)的感叹,帮助读者能够在浩如烟海的墨迹中,感 悟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体味毛泽东书法的演进,特点和价值,本书六卷 之后的《附篇》刊登了《艺术的瑰宝时代的精神》的理论文章,以供大 家学习、研究和探讨。

    《典藏》付梓,实属不易,展卷拜读,感慨万千,走进笔花墨雨的 字里行间,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光辉嫣然就闪亮在眼前。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曹光雄:初心·使命·奉献——釆访《我是党员我是兵》作者罗范懿(组图)
·下一篇:布朋振、罗解难:绥芬河大白楼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组图)
·姚忠泰:毛泽东和王稼祥的革命友谊(图)
·张仕文、张巍:歌颂党的伟业 传承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图片展览馆,举行隆重的庆祝中国
·特稿:歌颂党的伟业 传承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图片展览馆,举行隆重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刘桃红: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我的曾祖父刘继贤(组图)
·特稿: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我的曾祖父刘继贤(组图)
·为什么毛泽东不允许纪念碑碑文中有“中国共产党”的任何字眼?(组图)
·《唤起工农千百万——毛泽东和安源》巡回展正式启动(组图)
·段志能、杨礼萍:《唤起工农千百万——毛泽东和安源》巡回展正式启动(组图)
·特稿:《唤起工农千百万——毛泽东和安源》巡回展正式启动(组图)
·吴占强:一个小学生眼中的1976年9-10月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来利辛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
传承红色基因,长征路难还要走(组图)
李崎、竹枝强:传承红色基因,长征路难还要走(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长征路难还要走(组图)
王清波:十里长山的壮歌——探访湖北宜城市张自忠将
特稿:十里长山的壮歌——探访湖北宜城市张自忠将军
黄黎民:红色的军队 人民的军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
特稿:红色的军队 人民的军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
马达时:南昌起义之周恩来面交密信(组图)
特稿:南昌起义之周恩来面交密信(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