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探索出了以“五基一动力”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模式,坚持一月一调度,紧紧围绕“一高于一接近”“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等国家标准,深入推进“八个到村到户”“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全面落实“十个不漏项”,补短强弱,精准发力,全面助力脱贫奔小康。截至2018年底,全县66个重点贫困村已出列42个,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百分之8.04,脱贫摘帽的美好愿景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
持续推进绿色咸丰建设,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山长制、河长制、库长制执行到位,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魅力更加彰显;持续推进开放咸丰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重点”,借力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与余杭区东西部扶贫协作、“616”工程、校地合作、异地商会、“千企帮千村”等,形成了共推发展的强大气场。
老区精神历久弥新
2月19日,在乡风文明理事会的带领下,小村乡荔木村老窖坪小组村民们纷纷带上锄头、撮箕等工具,自觉投入到新挖宽的路基清理平整工作中,场面热烈而和谐。
1933年,贺龙曾带领红三军驻扎于老窖坪。如今,通往老窖坪的路,狭窄不平,严重影响出行,村民们便在乡风文明理事会的倡导下,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自觉出工出劳,自发捐资捐物,无偿出让土地,掀起了一股脱贫攻坚、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
这种用行动诠释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是革命的光荣传统,更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原动力。全县上下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完善脱贫激励引导机制,以“三树三提”活动为抓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自强自立,逐步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
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蒋道永、张宏甲、谢一兵、汪彦成四任会长带领县老促会一班人,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献良策、办实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拾遗补缺,接力建设老区。
持续开展“思源回报”工程,建好小村、忠堡、活龙、清坪龙潭司四个老区示范乡镇;积极争取龙潭司250亩白柚项目,支持曲江桐子园村发展油茶产业;广泛筹集资金资助应届贫困大学生入学,帮扶“四红”后代困难户脱贫致富;策划大坪寨红色文化新村建设,修建了金家洞、红军洞遗址公园,配合建设忠堡大捷红色景点群,……谱写的一曲曲“夕阳赞歌”,令人振奋。
抢救革命史料、宣传老区,唱响擦亮革命老区牌子,重点对咸丰革命斗争历史史料进行收集、发掘、整理,编纂了涵盖辛亥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的清匪反霸等五个历史时期的《唐崖河风云录》《咸丰老区诗歌选》《咸丰革命遗址》《血沃巴陵——咸丰革命老区》4本书,认定了70处革命遗址,并对48处进行了树牌立碑,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让“老区精神”得以传承,不断焕发时代新风貌,凝聚振兴老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紧紧围绕咸丰高铁新城、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精准扶贫、工业园区“四大引擎”大抓项目,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建强“四大产业集群”,聚焦建设“一新城四强县五平台”,全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创建工作,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借石攻玉,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咸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咸丰县老促会兼职宣传员)
|